“最優秀的企業,不應該只注重存量市場的爭奪,更應該去主動‘創造’未來市場!”——1月30日,洲明AI+多顯示終端發布會,不僅眾星云集,更是給行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思路。
擁抱AIGC,五技術四成果背后的LED光顯方向
洲明1月30日發布會可謂之“盛況空前”:洲明全新技術框架下的數字虛擬人、垂直大模型、跨模態生成、空間感知、虛擬拍攝五大技術悉數亮相,并發布了全尺寸全息透明柜、元宇宙生態魚缸屏、數字資產平臺、光顯內容堡盒等四大最新應用成果——即五技術四成果。
同時,洲明AIGC+光顯嶄新生態陣容亦全面亮相:包括騰訊、戴爾、奧比中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英特爾(中國)、廣東南方電影工程技術研究院、邁柯博科技(上海)、青瞳視覺(深圳)等單位,及其專家、學者全面闡釋了“新光顯時代”的未來可能,圍繞AIGC與元宇宙數字化展開深入討論,并與洲明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
“技術圈、產品圈、朋友圈——全面擴容!”這是業內人士對洲明這一次盛大發布會的直接評價。同時,亦有行業人士指出,與絕大多數的LED光顯企業發布會不同,洲明這次大會的中心“似乎不在LED顯示上”:
事實上,緊扣應用升級,已經成為LED顯示產業鏈不亞于、甚至超越了“LED顯示技術自身提升”的“行業發展主線”。這次發布會的真正主題就是“探討如何進一步用好LED光顯產品”,更為行業指出了與元宇宙、數字化、AIGC技術高度結合的方向。即通過內容的創新,實現應用價值的挖掘和應用范圍的拓寬。
目前,AIGC技術方興未艾。其與最新科技應用結合,在內容生成、交互、管理方面將產生怎樣的質變正在等待光顯行業主動探索。搶占AICG+光顯,這樣的戰略制高點,其意義不僅是“成長性”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是“未來商業模式的起點和行業格局質變的關鍵”。業內人士指出,LED光顯與AIGC的碰撞,就像汽車與新能源、與智能技術、與創感器的碰撞,都將是顛覆性的。
現在,洲明即通過一場發布會,“圈出”了未來AICG+光顯產業鏈版圖的“四梁八棟”。這是對產業未來格局的“主動塑造”!
超越光顯,LED未來商業模式的三大可能
顯示產品的價值,由其顯示的內容決定。在這條行業底層邏輯上,AIGC會創造出哪些“嶄新”的商業可能呢?洲明科技給出的答案,正圍繞至少三個方向展開:
第一是“內容平臺”的價值。洲明科技推出的光堡云平臺和光顯內容堡盒UniMetaBox,兩大主打產品提供了從“公共的內容平臺”到應用端“顯控落地”的產業匹配。
其中,光堡云平臺為所有數字內容創作者提供的數字資產分享&交易平臺。構成一個嶄新的“商業化”公共產品。光堡云平臺擁有豐富高精度的數字資產庫、由眾多藝術家組成的創作者社區等板塊,將有力解決元宇宙概念下,客戶應用端數字內容標準化不足、創作效率低、高質量低成本數字內容缺乏,以及創作者與應用者之間市場割裂的問題,完善產業的新興數字資產供給結構。
光顯內容堡盒UniMetaBox則可以與洲明全新發布的魚缸屏,或者行業廣泛使用的會議一體機、全息設備、透明展示柜、戶內外LED廣告屏,甚至非LED技術的其他顯示終端協同工作,將海量云端數字資產,透過簡單易明的交互界面,普及到廣闊的光顯應用空間之中,為普通用戶提供高度便利的實現多模態交互服務、數字資產播控的極簡終端軟硬件平臺。
第二是“全新交互”的價值。洲明科技嶄新發布了空間感知UniSP技術。其依托空間感知傳感器硬件矩陣和優秀算法、應用設計的結合,為光顯應用帶來“新奇”的未來——即,機器人可以是人形的,也可以是智能汽車這種“車型、載貨載人”設備,那么為何不能是“一個屏型、主要加載數字資產的設備”呢?而屏型智能機器人離不開強大的感知和交互功能。
同時,洲明提出優秀的空間感知能力是深度虛實融合體驗的技術基礎,是元宇宙的構建關鍵一步。洲明UniSP已經打造了包含2D傳感器、3D傳感器、穿戴式動捕在內的空間感知傳感器硬件矩陣,借助UniSP,用戶在進行多模態信息的輸入后,將獲得更智慧、更擬人化的情感交互體驗。洲明科技亦與青瞳視覺(深圳)、邁柯博科技(上海)、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奧比中光科技等建立了圍繞交互與感知科技創新應用的生態合作關系。
第三是“全新內容和內容生產”價值。積極擁抱“LED+AI”的產業趨勢,以技術創新賦能內容生產,拓展內容生產方式,這是AIGC在“感知、交互”、“應用效果分析”等之外,對LED光顯行業更為直接和深刻的助力與改變。
目前,洲明科技數字虛擬人UniAvatar已經成為典型的AI+LED的應用案例。洲明數字虛擬人解決方案榮獲了國家級一等獎,現已擁有祁小驀、Mark貓、神獸甪端等明星IP,充分滿足各領域表演、互動、直播等企業級/消費級/工業級應用需求。不過,這只是AIGC在內容端能量的冰山一角。
發布會上,洲明發布了垂直多模態大模型LuminGPT:該模型以GPT-4為技術為底座,完成從閑聊模式ChatGPT到專家模式LuminGPT的華麗轉型。涵蓋圖文、動作、空間感知的多模實時互動,將為數字人應用等多場景使用提供“最強大腦“,并賦能洲明科技跨模態生產內容UniCMGC技術和虛擬拍攝系統UniStudio。
以“跨模態生產內容”作為特性的洲明UniCMGC,將高質量實現“一句話能生成一個圖像”等跨模態生產,其類型包含了文本、圖像、視頻、音頻、模型五種,適用于教培、文娛、廣電、企業、展陳等領域,為客戶內容創生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洲明科技亦嘗試將AIGC技術引入影視制作工作流,包含AI腳本、AI原畫等前期創作,3D模型、數字人等中期拍攝,以及作品修復、AI渲染等后期制作。虛擬拍攝方面,全球140多個虛擬棚,其中110多個選擇了洲明集團及旗下ROE技術實現,洲明科技已經形成遙遙領先的優勢。有AIGC技術加盟,這一優勢必將繼續擴大。
發布會上,洲明科技還與騰訊智影項目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騰訊智影將通過提供AI繪畫、配音、語音轉文字、數字人、元宇宙虛擬主播、視頻審閱、精彩內容分享等創意工具服務,為AIGC+led的光顯新應用注入更多科技活力、內容生態和前沿探索。
“內容平臺”、“全新交互”、“全新內容和內容生產”——三大方面,洲明科技展示了未來LED光顯產業應用與升級的全新維度。這不僅是“技術端的變革與拓展”,更可能涉及未來“商用模式”的全新探索和行業結構的顛覆式創新,是在走前人未曾想過的新路、也是在為整個產業探索“屬于未來的全新格局”。
洲明“從不止步于光顯”
在新興的XR虛擬制作這樣的LED光顯前沿應用中,洲明科技占據全球超四分之三份額——剩下的兩成多中,大多數也屬于我國LED產業的其他兄弟品牌:業內專家指出,我國LED光顯產業過去30多年,從引進國外產品、到進口替代、再到全面超越和領先,已經走入“無人之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LED光顯產業要想“更進一步”,除了緊密追逐LED顯示技術的創新外,更需要在應用端也引領全球趨勢。
洲明科技一方面持續挖掘全新LED顯示技術。在2023年底的發布會上已經推出包括虛擬像素、MIP、AM TFT驅動等領先產品,并率先實現了COB micro LED P0.4級別產品的量產。這次發布會上又推出了,如全尺寸全息透明柜、元宇宙生態魚缸屏等創新顯示形態產品,不斷夯實“光顯制造、創造”的硬核底蘊。
另一方面,洲明科技是行業內最早提出“軟件定義大屏”的企業,現在更是將這一主張推動到“AIGC、傳感器、內容平臺生態+大屏”的新維度,不斷拓展產品應用的空間、挖掘光顯與數字內容結合的新機遇,實現了“大屏+”生態賦能的嶄新超越。
洲明集團副總裁、內容創意執行總裁劉俊指出,洲明已經搭建起“擁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光顯產業框架。包括AI智能、交互、傳感、數字資產、AI輔助內容生產,帶來的 “光顯”的“創智”新大腦,必然推升行業質變。這種變化不是僅僅內容制作效率及質量的提升,也不僅僅是加速相關應用產品的迭代,而是一個屬于不斷完善的LED+AI全新商業化生態的布局——更是屬于中國LED光顯企業“創生”的嶄新未來產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