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蔚藍鋰芯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22,185.5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92%;實現營業利潤17,310.73萬元,同比下降61.31%;凈利潤19,985.64萬元,同比下降50.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81.75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78%。
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分季度主要財務指標
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LED芯片及金屬物流配送三大業務,擁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遍布于蘇州、上海、東莞、淮安、揚州地區,公司長期堅持“開發高端產品、服務高端客戶”的商業理念。
營業收入構成
1、鋰電池業務
2023年度是公司鋰電池業務面臨著較大挑戰的一年,公司鋰電池業務繼續受到2022年下半年以來的海外通脹、地緣沖突、國際品牌客戶去庫存等因素影響,主要大客戶采購恢復緩慢,面對種種不利因素,公司積極應對,多管齊下,在積極拓展電動工具、清潔電器以外市場的同時,不斷提高國內客戶供應鏈中的份額占比,并著眼于未來,進行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布局,為實現小型動力應用領域擴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管理層與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鋰電池銷售量呈現出逐季度增長的態勢。
報告期內,為應對貿易政策風險和提升海外客戶服務能力,公司堅定推進全球化戰略,積極推動馬來西亞鋰電池投資項目建設,并將原擬投入淮安二期鋰電池的募集資金變更為建設馬來西亞鋰電池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取得等前期工作,于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土建工程施工。
作為全球小型動力鋰電池優質產品的代表企業,公司持續看好電動化對人類生活的重大改變而帶來的消費類鋰電池應用發展前景,繼續堅定推進各項戰略布局。公司在堅持傳統優勢的高倍率電池優勢領域的同時,積極挖掘具有市場潛力的其他應用場景,比如兩輪車(E-B和高速電摩)、BBU模塊電池、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AI機器人等。從短期來看,公司正在積極拓展以電動摩托為代表的二輪車市場,已開發系列成熟產品,相關產品銷售也在逐步增長。同時,公司也著眼未來,關注隨著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計算帶來的服務器BBU電池的增長潛力,關注未來交通出行的新模式,關注AI機器人全面介入人類生產、生活的社會新生態,開發全極耳系列電芯,布局半固態/固態相關產品研發,為未來公司業務再度跨越發展蓄力。
報告期內,公司鋰電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6.38億元,同比下降35.93%。江蘇天鵬實現凈利潤約為虧損0.35億元。
2、LED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貫徹推動LED業務從普通照明領域向顯示領域轉型的戰略發展規劃,本著“預研一代、研制一代、量產一代”的研發理念,持之以恒、結構化的投入技術及產品研發,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高端產品領域競爭力不斷提升。公司的銀鏡產品推出后一舉成功,獲得客戶親睞;MiniLED等背光芯片領域成功進入全球主要頭部客戶供應體系,取得了領先的市場份額;公司積極布局,領先推出了CSP特種封裝產品,向市場推廣;對于Micro LED產品研發立項推進。
同時,2023年下半年以來,LED下游應用市場需求回暖跡象顯現,MiniLED系列產品也開始逐步放量,整體市場環境轉好。
報告期內,LED業務扭虧為盈,整體營業收入約12.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0.04%。淮安順昌實現了扭虧為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約0.04億元。
3、金屬物流配送業務
公司金屬物流配送業務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細分行業領先地位。公司打造了以江蘇澳洋順昌為核心的業務平臺,以“提供領先的產品和創新的服務,成為全球主要客戶最值得信賴的伙伴”為目標,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不斷挑戰自我,持續提升服務響應速度與服務品質,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同時,公司積極探索業務擴展方式,在安徽及湖北武漢也嘗試進行了業務布局。
報告期內,公司金屬物流配送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的經營狀態,利潤貢獻小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