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和“超高清”(UHD)通常用來描述高分辨率的顯示技術,這兩個術語通常被人們混用,但它們在某些情況下有一些微妙的區別。
4K一般指的是水平分辨率為約4000像素的顯示標準,通常指的是3840x2160像素的分辨率。超高清(UHD)是一個更廣泛的術語,通常用于描述比傳統高清(1080p)更高分辨率的顯示。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超高清UHD”標準的建議,將屏幕的物理分辨率達到3840×2160及以上的顯示稱之為超高清。
發展趨勢與政策支持
地區層面:深圳市出臺了《深圳市關于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該政策旨在推動產業能級躍升,支持核心元器件、面板制造、顯示器件制造、整機制造等產業化項目在深圳落地。
廣東省制定了《廣東省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旨在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
國家層面:國家衛健委制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急診醫學等6個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的通知》,指導相關專業質控中心組織制定了放射影像等專業質控指標。旨在提升醫療質量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4K超高清顯示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對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具有重要意義。
市場增長需求與國產化
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4K超高清顯示技術與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等技術深度融合,推動醫療健康等相關領域的升級發展。
4K超高清顯示幫助提供更清晰的視野和位置感知,成為國內外內窺鏡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此外,根據“全球4K醫學影像市場——分析和預測:2020-2030”顯示,該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3.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2.2%,展示出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
國內企業已打破技術封鎖,自主研發出4K超高清內鏡的核心元件,眾多企業已在攝像系統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這表明中國在4K醫用顯示器領域正逐步實現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和技術突破。
4K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4K顯示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有幾個方面:
醫學影像顯示:在醫學影像診斷中,如X光、MRI和CT掃描,高分辨率的顯示是至關重要的。使用4K顯示技術可以提供更清晰、更詳細的圖像,有助于醫生準確診斷病情。
手術室顯示:在手術室中,醫生需要準確、清晰的圖像來指導手術過程。通過使用4K顯示屏,醫生可以觀察到更多細節,從而更好地執行手術。
醫學教育和培訓:醫學院和醫院通常使用高清晰度的顯示設備進行醫學教育和培訓。4K顯示技術可以提供更生動、更真實的圖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解剖結構、病理變化等。
遠程醫療會診:在遠程醫療會診中,醫生可能需要遠程觀察患者的醫學影像。使用4K顯示技術可以確保遠程醫生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圖像,以便作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睿顯4K手術醫用顯示系列
睿顯4K手術醫用顯示器系列采用IPS超高清屏,包括27英寸、31.5英寸、42.5英寸、55英寸等顯示尺寸,專為手術室、會診、會議、醫學示教等不同場景設計,全鏡面設計滿足手術室等高等級凈化要求。標準的安裝結構完全兼容手術室安裝。
睿顯專業團隊可以根據手術室安裝和醫院具體需求,提供最合適尺寸顯示器及各種定制化服務,為醫生提供更清晰的視野,助力醫療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