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智能投影市場發展迅猛,一批國產品牌如極米、堅果、峰米、當貝等逐漸嶄露頭角,在國內市場上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例如,洛圖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線上市場的銷量和銷額維度下排名前四的品牌為極米、堅果、當貝和Vidda,合計銷量份額達到了驚人的86.6%之多。然而,隨著這些品牌嘗試拓展海外市場,近日卻因“亮度虛標”問題遭到某一日系品牌的一己之力將這些正準備在海外市場大刀闊斧的民族品牌進行了訴訟,主要依據是ISO21118國際亮度標準。
ISO標準的歷史與現狀
ISO21118國際投影機標準是由日本辦公機械與信息系統產業協會(JBMIA)制定的,最早于2005年8月出臺。這一標準自誕生之初,便迅速取代了舊有美國的ANSI亮度標準,成為全球范圍內廣泛采用的投影機亮度測量規范。
然而,該標準在制定時,主要針對的是傳統燈泡投影產品,當時日本品牌在全球投影市場占據主導地位,ISO21118的推出自然順應了日系品牌的利益。隨著新光源和新技術的不斷出現,ISO21118逐漸顯露出其不科學和對當下最新技術的產品不適用的一面。
例如,該標準并未對投影機的色溫進行限定,而色溫的變化會顯著影響亮度測試結果。此外,ISO21118允許品牌在亮度標稱值與實際測量值之間存在20%的偏差,這一“虛標空間”使得標準本身的公信力受到質疑。
中國自主標準的誕生與推廣
面對ISO21118標準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智能投影產品上的不適用性,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組織了行業內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制定了全新的CVIA標準。與ISO21118不同,CVIA標準更加嚴格地限定了色溫、色坐標等參數,使得測量結果也更加貼近量產機型的真實表現。自CVIA標準實施以來,國內絕大多數投影品牌都開始采用該標準來定義產品的亮度。
盡管CVIA標準在國內獲得了廣泛認可,但在國際市場上,ISO標準依然是主流。此次,某日系品牌以ISO標準為依據,對國內幾大投影品牌提起了集體訴訟,指控其亮度虛標,妄圖通過一個適用的標準來狙擊民族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拓展步伐。
這一事件使得中國投影行業意識到,在國際投影市場上,雖然我們的產品過硬、但是我們依然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尤其是在標準制定和推行方面還一直處于“落后挨打”的陣列。
背后的利益博弈與未來展望
此次事件的背后,不僅是亮度標準之爭,更是我國投影產業與日系某品牌在技術與利益方面的較量。同時,也反映出在投影領域我國自主品牌已經直接威脅到他們的信號的表現。ISO21118標準的持續使用,使得日系品牌在全球范圍內仍占據著話語權,而中國的投影品牌則在標準不統一的情況下,難以全面進軍國際市場。
隨著國產LCOS技術的發展和諸多國產投影品牌的崛起,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投影行業應更加團結,推動自主技術和標準的國際化進程。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不再輕易受到國外品牌的制約。
此外,國產品牌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以提升中國投影行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引領,中國的投影品牌不僅可以在國內市場上繼續鞏固地位,還能在全球范圍內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總之,國產投影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挑戰,主要來源于亮度標準的不同和話語權的不足。要實現更大的國際市場成功,除了技術上的提升外,還需要在標準制定和國際化進程中取得更多主動權,這也是我國民族品牌所急需團結一致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