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如何買?本身也是3C產品玩家的普騰電子電子董事長洪敏昌分享采購液晶電視的五大要訣。
面板等級是關鍵
洪敏昌說,購買液晶電視五大要訣為,一、液晶電視面板(PANEL)等級是關鍵,液晶屏視其有效畫素高達99.99%以上,但制程中仍難免有亮點、暗點、色不均等瑕疵產生,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品質好壞使價格差異甚大,面板等級為重要參考指針。
他認為,產地排名依序為日本、韓國、臺灣,等級區分為A+級,無亮點、暗點;A級有二至三個亮點、暗點;B級有五個以上的亮點、暗點,且色不均。
基本規格為亮度550流明 (cd/m2)、對比800:1、反應速度12亳秒 (ms)、超廣可視角170度,完美的硬件與軟件,也需要高規格的面板搭配,不管是在色彩對比、反應時間、暗呈現、分辨率、亮度對比、超廣視角,都需要以上的基本條件影像表現才能突顯。
考慮功能擴充性
二、功能多寡,購買液晶電視時需優先考量功能的擴充性與未來性,頂級液晶電視具有HDMI、DVB-T、PAP子母畫面等條件,內建的DVB-T畫質媲美DVD,室內接收能力佳,解決收視訊號不良地區的問題,此外,各式接頭端子、子母畫面的同時接收播放、3D環繞家庭劇院級動態移位音場等,都是消費者購買時的考量因素。
要求畫質不妥協
三、畫質優劣,可由LCD TV的畫面是否有噪聲、色彩層次是否細致飽和、灰階處理技術等,分辨液晶電視畫質的優劣。其中,倍頻循序掃描技術是最先進、細致的倍頻循序掃描技術,將單數與雙數的圖場一次呈現,再倍頻為超密畫面,完全消除閃爍及顫抖現象,長時間收看,眼睛也不易疲勞。
色彩飽和度適當性上,色彩的多元寬廣與豐富敏銳,可以讓屏幕表現影像時,輪廓更自然生動,不需要過度的人工調整修飾。其次,黑階延伸及層次延伸要能夠確保黑色位階及泛黑,灰階展延,使影像能夠精確再生,層次分明。
外觀各有所好啰
四、外觀設計的特色,液晶電視可分為桌立式與壁掛式,整體設計的腳架、結構、質感、觸感、重量與包裝也各有不同,消費者可依喜好加以選擇。
價差大謹慎選擇
五、最重要的是價格 ,商品分為進口品或本地產品,售價差異很大。在生產的業種方面,又可分為家電業與信息業,因通路與銷售導向導致價格也有異。
綜合來說,液晶電視的品牌大廠為維護信譽,以提供A級面板為主,相較價位高,因此,液晶電視的價差很大,可說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世界。
以主流尺寸的32英寸來說,中國臺灣產最高的,信息品牌崛起的華碩要賣新臺幣6.28萬元,日系SONY的戰斗機種賣新臺幣5.99萬元、頂級售價達新臺幣8.99萬元,都賣到缺貨,至于中國臺灣產三線品牌低于新臺幣2.5萬元的也有,落差達新臺幣6萬多元。一般而言,中國臺灣家電一線品牌在新臺幣4萬元上下,就可買內建STB的高階機種。日系的臺灣松下、韓系的LG,最近紛紛降至新臺幣4.99萬元,貼近市場價格。
今年的液晶電視尺寸會再向上發展,32英寸之外,37英寸、40英寸及42 英寸產品都是客廳很好的選擇,今后有愈多的高畫質電視節目,將會加速帶動消費者買購的意愿。臺灣一年達90萬至100萬臺的電視需求量,今年液晶電視的比重將沖高至40萬至50萬臺,首度擠下CRT電視,占有五成的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