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的缺失和惡性價格戰的輪番上演讓看似欣欣向榮的平板電視市場隱含著重重危機,而流媒體的出現卻給中國彩電業打開了一扇窗。
流媒體電視順流上路
你是不是曾為錯過一場精彩的比賽而感到郁悶?你是否也曾被家里電子設備太多的繁雜程序而大聲抱怨?沒有關系,流媒體電視將為你解決所有的問題。
自從2005年3月22日海爾推出中國第一臺3A高清流媒體平板電視以來,這種新型電視因其與許多家庭電子設備實現了真正的互連互通而備受消費者青睞。
隨著網絡寬帶化建設的加速,網絡上的信息已不再只是文本、圖像或簡單的聲音文件,而且人們也越來越希望電視也能像寬帶網絡那樣帶來更直觀更豐富的新一代的媒體信息表現,流媒體電視便應運而生。
什么是流媒體電視?據海爾集團副總裁喻子達介紹,流媒體有三種,在線的、上網下載的叫做網絡流媒體;MP3等家庭數碼產品叫做個人流媒體;移動硬盤和U盤等存儲資源叫做移動流媒體。這三種流媒體以前只局限在電腦上播放,而流媒體電視則實現了讓MP3、攝像機、照相機、移動硬盤、U盤等各種電子設備的內容在電視機上的直接播放,不需要任何導線,真正實現了電子產品的無縫對接。也就是說,流媒體電視就是把電腦處理媒體信息內容的那一部分嫁接到了電視上。除此之外,流媒體電視還可以顯示1200P、1080P等各種高清信號格式。
流媒體電視這一概念,或許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那么熟悉。事實上,當我們通過電視欣賞下載的音樂,觀看感人的在線電影,以及實時播放重大體育賽事的直播時,我們已在享受流媒體帶來的種種便利和驚喜了。
流媒體是指以數據流的方式實時發布音、視頻多媒體內容的媒體,而流媒體技術則是用于發布多媒體數據流的技術。流媒體技術與傳統播放技術的區別在于,傳統的播放技術是由客戶端從服務器下載完整的文件,然后進行播放;流媒體技術則采用了流式傳輸方式,將整個多媒體文件壓縮解析成多個壓縮包,向客戶端實時地順序傳送,所以用戶無須等待整個文件下載完畢,可以一邊解壓播放前面傳送過來的壓縮包,一邊下載后續的壓縮包,從而節省用戶的時間。
信息化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看電視的傳統習慣。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電視逐漸成為第一大影響受眾的媒介形態。但是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以因特網為代表的第四媒介迅速成長,包括電視在內的傳統媒介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可以說,流媒體的出現顛覆了以往傳統的傳播模式,開始由單向傳播向雙向互動發展。正是在自主選擇和互動性上給了用戶以前在電視媒介接收上所缺乏的東西,從而由“我播你看”的線性傳播模式向“自播自看”互動傳播模式轉變,改變了以往在收看電視節目時不得不與電視播出保持同步的局面。
面對已經來臨的數字化時代,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數字電視作為家庭信息娛樂中心的地位將得到強化,未來電視機將擁有強大的多媒體功能,有足夠能力處理海量的數字圖像及文字信息,并具備極大的擴展性。因此,電視機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顯示終端,而成為一個基于開放架構統一開放的信息平臺。
單一平板電視時代結束
新興顯示技術的不斷推出,使得平板電視得以飛速發展。種種數據表明,2005年以前,彩電市場還是以CRT彩電、背投電視為主導,而到了2005年,液晶、等離子的銷售比重開始迅速上升,平板電視開始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
隨著平板電視的快速普及,原先作為高端代表的平板電視越來越成為常規產品,平板已成為電視的一個最基本的屬性,而不再是唯一和最主要的屬性。在這種狀態下,對平板電視制造商而言,競爭的焦點已不再集中在產品是否是平板上,而進入了繼平板顯示技術之后的新一輪競爭,這意味著單一平板電視時代已經結束。
在業界人士看來,單一平板時代的結束有兩個最主要的標志,一個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的主流彩電商都實現了從CRT彩電、背投電視到平板電視的過渡,推出了清一色的液晶和等離子電視,這一產業轉型已經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突出的技術創新,彩電業又將進入一個同質化的時代。另一個關鍵標志是,當消費者面對商場琳瑯滿目的平板電視時,是不是平板已不再是選購的主要依據,因為無論選擇哪個品牌的哪一款電視都是平的。
與此前CRT彩電、背投電視相比,平板電視的產業環境和消費環境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產業角度來講,3C融合正成為整個業界勢不可擋的洪流,像可以拍照的手機、看電視的電腦等3C融合產品層出不窮。這時,對彩電產業來說,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條,必須充分與計算機、通信等相關領域融合才能創造出市場奇跡。
同時,平板電視的消費環境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在數字化、網絡化的大環境下,即拍即看的DC(數碼相機)、DV(數碼攝像機)等各類數碼產品以其快捷、時尚的特點征服了不同階層的消費者,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與此同時,一個很現實的難題擺在面前。DC、DV等數碼產品需要與電腦連接并匹配軟件才能發揮其應用效果,這無疑給沒有電腦的家庭帶來了不便。另外,數碼產品與電腦的連接又受到電腦配置、驅動程序、數據連線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與數碼產品本身簡單快捷的特性背道而馳。最重要的是,數碼產品拍攝的照片、錄像片連接到電腦上只能一個人欣賞,不適合全家分享。
如何將流媒體設備與電視有機結合,通過電視機將數碼流媒體中存儲的音頻、視頻進行高清顯示播放,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需求,而有效地滿足這一需求的流媒體電視將成為電視發展的主流趨勢。
在這種背景下,專家認為,中國彩電業正處在一個快速轉型期,單一的平板電視還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而隨著流媒體電視的快速擴張,這一新技術對產業格局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流媒體電視是一種具有挑戰性和想象力的時尚產品,它給出了一種數字化生活的獨特解決方案,滿足了用戶在網絡信息化時代對更時尚生活方式的追求,并重新構想了產業模式,在單一的平板時代找到了滿足網絡化時代用戶需求的差異化產品。
產業需要大家共同培育
“10年之后,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電視品牌都將消失,唯有在高端領域搶占一席之地的廠商能得以幸存。”這是業內人士對中國彩電市場的一種大膽預測,但這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傳統的模擬電視不久后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數字化電視的高端圖景則日益迫近。
面對數字化生存的危機,通過一系列的轉型、調整的完成,中國家電企業中的幾大巨頭似乎正揮別“工業時代”,跨進“信息時代”的大門。
信息化和網絡化是中國彩電業的一個新拐點,在規模經濟層面上的較量告一段落之后,更高層次上的競爭也將同時展開,而流媒體電視其實就是這種競爭下的產物。
流媒體電視的推出,不僅使海爾成功地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從而在降聲一片的平板市場中獨享著新的流媒體“蛋糕”,也讓海爾收獲了一連串的榮譽:2006年1月19日,海爾彩電當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自主品牌”、海爾流媒體電視榮獲“2005創新數字生活最時尚產品獎”。
流媒體電視直接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創造了一種更加互動、更加自由的時尚娛樂生活。清華大學數字電視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興軍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多媒體應用主要還是局限于計算機,特別是家庭電腦這些用戶群。但家庭電腦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只有7%左右,而電視在大部分家庭已經普及,如何讓沒有電腦的消費者也能夠有接觸多媒體、接觸計算機應用的樂趣?流媒體電視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給沒有計算機的用戶提供多媒體應用開創了一個很好的空間。
盡管如此,但流媒體電視產業僅僅依靠電視生產廠商的推動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雖然流媒體電視業務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應當看到,國內流媒體業務尚處于產業的萌動與發芽期。
對此,有業界人士表示,和最終的流媒體電視產業所具備的功能相比,雖然目前的流媒體電視暫時還沒辦法實現,但這不是電視機生產廠家的責任。一項新產業的萌動和誕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立賓認為,當前要實現包括流媒體電視在內的流媒體業務的跨越式發展,還面臨著網絡技術、用戶、收費、產業政策、法律等諸多方面的障礙,而這些障礙需要由產業鏈各方共同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