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TOM科技記者從在京舉辦的“06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高層論壇”上獲悉,等離子電視05年全行業集體虧損,產業鏈正面臨斷裂的危險。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在回答TOM科技記者關于06年松下是否會進行價格戰時,田竟意外地回答:“我們不會退出中國市場。”這不僅令記者浮想聯翩——等離子電視產業真的嚴重到這種程度了嗎?
等離子電視全行業集體虧損是事實
一談起價格戰,松下營業部科長王予翔氣氛地說:“目前國際上一塊42寸等離子標清面板要700美元,加上電路設計,外形設計組裝等大概需200美元,再加上渠道消耗的費用約100美元,到消費者手中差不多要1100美元,也就是10000元到12000元之間,怎么可能買到7000元以下的價格?”他表示,這也是樣品牌將等離子降到12000元左右時,國內品牌集體失聲的原因。
田經理則大倒苦水:“我們現在是有苦說不出。不降價根本賣不出去,降價了又賠本。”田向TOM科技記者透露,2005年,不但韓國生產面板的3大家廠商嚴重虧損,而且作等離子面板的廠商幾乎全部虧損。他希望平板電視不要走DVD的老路,同時表示松下會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想方設法壓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產業鏈任何一環出問題都將斷裂
對于平板電視2005年激烈競爭態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評論說:“平板電視價格的下滑速度已經超過了成本下降的速度,這是對整個行業都不利的,希望業內警惕。”
在問及如果2006年價格戰繼續的話,能有幾家抗得住時,松下田孝齊擔憂地說:“我們不會退出中國市場!”旋即,他表示,等離子產業鏈正處在崩潰的邊緣,對松下這種視品質為第一生命的企業來說,如果2006年價格戰持續下去的話,也將不得不面向市場推出照顧不同客戶的產品。田表示,這一系列不同層次的電視將只有附加功能多少的區別,而不會有品質質量上的差異。
同時,田還指出,廠商、渠道商、消費者是這個產業鏈上的3個環節,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將導致產業鏈的斷裂。
其實,挑起價格戰的不只是國內平板電視廠商,還包括家電連鎖渠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家電連鎖和廠商之間缺乏溝通,根本不了解平板電視的成本到底有多少,只顧一味底價競爭,這嚴重影響了平板電視產業的良性發展。
呼吁重視技術創新 抵制虛假概念炒作
除以上危險平板電視市場的因素外,還有很多“害蟲”蛀蝕這這棵正在成長的“大樹”。
第一是漠視技術創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林遠芳一針見血地指出,雖然洋品牌平板電視在中國市場只占2成銷量,但全占了4成的銷售額,是什么使國內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價錢去買昂貴的外國貨,是值得國內企業思考的。他提醒國內廠商不要盲目爭市場占有率第一(難道要落的愛多的下場?),企業的長久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撐;第二是概念的虛假炒作,如三星夸大的5490億色色彩處理實在混淆動態對比度概念,虛標對比度幾千甚至上萬,創維的“六基色”引來消費者的質疑,并引起工商部門的關注等,此外還有“高清”概念的炒作近期異常激烈。長虹電器(中國)營銷公司總經理郭德軒稱所有的電視(包括最老的的電視)都可以看收看高清信號,呼吁某些廠商不要再誤導消費者了;此外,售后服務等問題也是近期消費者投訴最多的問題,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表示,電子產品售后服務投訴平臺“三包網”及電子產品售后服務投訴電話(010-62984315)公布后,每天都接到上百投訴,今后將公布投訴重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