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索尼和東芝兩大產業巨頭退出等離子陣營之后,日前三星也放棄了擴產等離子的計劃,種種信息表明,目前不少國外公司已經對等離子今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疑慮,這種現象在國內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在不斷的價格戰侵襲之下,等離子電視的利潤已經是微乎其微,很多國內的電視制造企業都已經放棄等離子而轉投液晶陣營,整個國內等離子產業呈現出一片唱衰的景象。就在大多數人以為國內的企業都終將放棄等離子的時候,長虹與彩虹卻斥資18億元建設國內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一石激起千層浪,此舉將會給等離子今后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產業鏈上游尋求突破口
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傳出長虹和彩虹將聯手打造國內等離子屏生產線的消息,但從當時的情況看,等離子發展的前景已經不是非常樂觀,加上投資等離子屏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存在非常大的風險,因此也很少有人相信有企業會為此而豪賭一番。正當大家以為這個消息不過是空穴來風之時,長虹集團牽手彩虹集團于今年3月成立北京世紀雙虹顯示器件公司,籌備發展等離子顯示屏業務,10月初,由雙方共同出資將合營公司的注冊資本增至18億元人民幣,建設國內首條等離子屏生產線,設計等離子屏年產量為200萬塊。
目前長虹和彩虹聯合建設的等離子屏生產線已經在四川綿陽破土動工,總投資額達8億美元,前期投資3億美元,進行生產基地建設。按照計劃,該生產線將在2008年3月正式竣工投產,量產后將達到年產200萬塊等離子屏的生產能力,規模將相當于目前世界排名第五的日本先鋒公司的生產能力。以現在國內平板電視的發展情況來講,長虹和彩虹聯合建設等離子屏生產線真的是一場賭博,目前國內等離子的銷量不足液晶銷量的兩成,許多廠家在都不得不放棄等離子生產,在這個時候還押寶等離子的確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和魄力。
高風險帶來的是高回報,一旦此條生產線能夠投入正常的生產營運,將帶來長虹帶來極大的利益。據有關人士的預計,該生產線一期可年產70萬塊最新一代等離子顯示屏,二期達到年產160萬塊規模,投產當年能為長虹增加年銷售28億元,年增利潤7.5億元,在現在制造一臺平板電視只能賺幾十元的情況下,這已經是國內家電企業開始能夠從利潤最高、處于產業鏈最核心的部分賺得真正的高利潤。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從根本上擺脫國內平板電視廠商替國外顯示屏廠商打工的局面,真正的從上游開始尋求等離子發展的突破口。
由于平板電視制造的門檻低,國內平板電視廠商實際上都是終端整機廠商,只不過是將已經生產好的零件組裝起來,其利潤低可想而知。對平板電視稍微有所了解的消費者都知道,其技術最核心、處于產業鏈最頂層的是上游的顯示屏,而且顯示屏占據整機成本的七成以上,利潤也最高。國內的電視制造企業之所以在等離子領域鮮有發展機會,主要就是三星、LG、松下、FHP、先鋒公司等五大企業的等離子屏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9%以上,基本壟斷等離子屏的上游生產,使得國內等離子制造的成本居高不下。長虹和彩虹等離子生產線的出現,很有可能在未來打破這一局面,對國內等離子產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