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等離子在中國的尷尬地位與輿論導向不無關系。事實上,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在性能上各具優勢。他介紹,日本近期出臺了高運動畫面清晰度標準,根據這一標準進行測試,同檔次的等離子和液晶的清晰度分別達到900線和450線,說明等離子在高速運動畫面的表現力上是占優勢的,而液晶電視則是靜止圖像的表現力相當出色。
“但遺憾的是,目前中國彩電企業基本都放棄了等離子電視的研發生產,一窩蜂地轉向了液晶電視,勢必會造成產業風險。”郭德軒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基本只有長虹一家企業還在堅守等離子陣營。
對于等離子將在中國市場“解凍”的觀點,全球最大的等離子制造商———松下電器中國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繁實建史昨天在中國數字電視產業終端產品發展論壇上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松下至今仍然堅持認為等離子更適宜42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而液晶更適合40英寸以下的中小屏幕電視。“隨著人們對大屏幕電視需求量的不斷提升,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份額將越來越高,這一點在今年下半年已經開始顯現。”此外他指出,由于技術原理不一樣,建立同等規模和產量的等離子屏制造廠的投資和生產周期都僅為液晶屏廠的一半,這使得等離子在大屏幕電視領域將擁有越來越大的性價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