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長虹集團副總裁郭德軒表示,明年初將推出高清等離子電視,以及全高清的50英寸等離子電視。在此之前,12月20日,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展示了符合中國高清標準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
而海信電器有關高層向本報記者透露,海信今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已經停產標清等離子電視,目前剩余庫存基本清理完畢。從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海信將重點布局高清等離子產品線。目前,海信已經擁有4款高清等離子電視產品,后續還會有六款相關產品問世。
2006年對于等離子電視無疑是場災難,雖然松下、LG以及國內的長虹仍在為等離子的技術優勢奔波呼吁,但是等離子電視在除北美以外的全球市場急驟下滑,其中中國市場下滑得最厲害。
根據信息產業部1-10月的統計,中國等離子電視的產量已從去年同期的62.9萬臺下降到52.3萬臺,國產品牌中只有長虹、海信和廈華在勉強支持,而堅守中國市場的只有長虹一家。
廠商們認為,今年4月信息產業部出臺的“有中國特色的高清標準”是罪魁。信產部規定的中國高清標準是,物理分辨率達到1366×768,而原本符合歐洲、北美高清電視標準的松下、日立、三星、LG等企業的等離子產品一般為1024×768、1024×1024分辨率,包括市場上銷售的所有42英寸等離子,均不符合我國高清標準的定義。
各廠商不得不開發中國標準的高清等離子,并相繼推出產品,然而其昂貴的價格令人望而卻步。今年“十一”期間,日立符合中國高清標準的42英寸等離子產品亮相北京的家電連鎖賣場,在國美的售價高達16990元。而12月20日松下推出的42英寸高清等離子售價也高達13980元,比松下同尺寸的等離子產品貴3000元。
更令等離子陣營雪上加霜的是,液晶陣營包括康佳、索尼、TCL等,都集體推出了“雙倍高清”或“全高清”產品,即分辨率達到1920*1080的液晶電視產品,又將等離子陣營遠遠甩在了后面。
記者了解到,康佳甚至與LG-飛利浦、上游芯片商Trident合作推出了“8倍高清”(分辨率3840×2160)的55英寸液晶電視,以及反應速度為1毫秒的液晶電視,這些雖然是代表技術水平的“樣板”,但卻傳遞了一則信息,在高清顯示方面,液晶永遠走在等離子的前面。
最讓等離子電視陣營擔心的是,康佳、海信有3款40英寸以上的“雙倍高清”的液晶電視價格已下降到1萬以下,而高清等離子電視的普遍價格仍在1.2-1.5萬元之間,雙方的價差使高清等離子顯得如同雞肋。
索尼中國有關人士表示,“過高的成本以及大屏幕液晶的快速降價可能使等離子曇花一現!
康佳多媒體營銷中心副總劉丹則認為,液晶電視上下游的合作鏈條是開放式的,而等離子則相對封閉,5大巨頭對價格及技術轉讓的控制使其失去了對中國彩電廠家的吸引力。
高清等離子也只是其救市之筆。從長遠來看,等離子將轉向50英寸以上以及商用市場,畢竟它有自己的技術優勢。
郭德軒也表示,在動態高清顯示方面,等離子可以做到900線,而液晶只能達到450線,等離子有明顯的技術優勢。長虹雖然目前正在與松下、日立等等離子屏廠家合作明年初推出高清等離子電視,以及全高清的50英寸等離子電視,但是標清等離子在國內二三級城市依然有市場,長虹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