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板電視市場,一年之前,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還被認為是“井水不犯河水”,在平板電視市場中各取所需。然而,隨著液晶面板第七代線、八代線的量產,液晶電視開始越界競爭,整機尺寸已經可以達到42英寸、45英寸,甚至可以達到65英寸——雙方的利益分割線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取自不同技術原理的兩種平板電視的相互攻擊,由于液晶電視尺寸越做越大,等離子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最后導致等離子市場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索尼、東芝等平板電視廠商在等離子市場毫無利潤可言的情況下都先后退出了等離子市場。
但是對于松下、日立等專門生產等離子電視的廠商來說,他們是不會輕易放棄等離子市場的,就在今年年底,等離子對液晶市場發起了猛烈進攻,不僅在頻頻推出新品,而且在價格上也紛紛降價,給液晶市場來了一個措手不及,在液晶電視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些彩電業廠商大尺寸液晶電視慘遭連續降價,以獲取微薄的利潤。
在此次大幅度降價過程中,以夏普、索尼為主的外資品牌大尺寸液晶電視降價最為突出,夏普剛剛上市的G7系列液晶電視迅猛降價,其中52G7液晶電視猛降10000元、46G7液晶電視猛降5000元,這樣的驚降速度在平板電視領域還是非常罕見的。而飛利浦等離子50寸電視目前售價才29600元,長虹一款4288等離子電視僅7999元,相比同尺寸液晶電視還便宜不少,液晶電視想在大屏幕上取得優勢,其價格還得再降,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看出,在50寸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等離子還是占有一定優勢的。而在主流42英寸的規格上,隨著日立、松下、先鋒等推出高清等離子產品,將打破等離子分辨率低的劣勢,而加上等離子其他方便的固有優勢,等離子在42英寸級別上也有望挽回一些昔日失去的市場。
隨著液晶電視的尺寸越做越大,等離子電視大尺寸已經不再是優勢,而液晶電視尺寸可大可小,既滿足鐘愛小屏幕的消費者,也滿足鐘愛大屏幕消費者的需求,并且目前大部分37英寸液晶電視、42英寸液晶電視其分辨率都達到了1920*1080滿高清的標準,而目前等離子電視42英寸產品分辨率達到1366*768高清的都是少之又少,目前只有松下剛剛推出的一款42PV65C等離子電視能達到高清標準,不過從松下42寸等離子推出高清產品來看,等離子電視42寸產品達到滿高清的時代,指日可待!
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液晶與等離子各有所長,液晶電視是利用給液晶充電會改變它的分子排列,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差別的原理。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所以液晶會沿者溝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溝槽偏離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為扭轉型,當玻璃基板沒有加入電場時,光線透過偏光板跟著液晶做90度扭轉,通過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顯示白色;當玻璃基板加入電場時,液晶分子產生配列變化,光線通過液晶分子空隙維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線被吸收無法透出,液晶面板顯示黑色。液晶電視便是根據此電壓的變化,使面板達到顯示效果。形象點說,就好比是一個個小窗戶,液晶分子就是一扇扇小窗扇,通過窗花的開關或開口的大小顯示圖像,而光源來自背面的燈管。
而等離子的發光原理和日光燈一樣,是在真空玻璃即放電空間中注入惰性氣體或水銀氣體,然后再利用施加電壓的方式,使管內的氣體產生放電,即等離子效應而釋放出紫外線光,照射涂布在玻璃管管壁上的熒光粉,熒光粉就會被激發出可見光;只要涂布不同的熒光粉,就會激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等離子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相當于一個小燈管。
技術方面各有優勢,等離子唯一缺點就是尺寸不能做小,最小尺寸都必須保證在42英寸以上,而液晶電視唯一的缺點就是屏幕壞點無法修復,如果有壞點出現,將大大折損電視畫面效果,不過整體來看,液晶電視還是稍微處于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