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媒體電視遇上網絡流媒體的尷尬
05年,彩電市場悄然掛起了一股“流媒體風”。從明星派的液晶電視到人老珠黃的傳統CRT電視大伙都借著“流媒體”火了一把。尤其是春節前后,流媒體電視銷售更是火爆。可是最近卻有消費者反映自己的“流媒體”電視買到家里卻“流”不起來了。從網上下載的大量影音資源不能被正常的播放。
其實,流媒體電視就是指擁有USB接口,支持數碼相機、閃存盤、移動硬盤的數碼設備和便攜存儲設備,并能夠播放存儲在這些設備上的多媒體視頻、音頻數據文件的電視。如果擁有多個USB接口就叫雙流媒體電視或者是多流媒體電視。“流媒體”這一概念主要由海爾提出并倡導,之后各大電視廠商紛紛追隨,目前流媒體電視已經占到平板電視總量的70%,通時一些CRT電視業采取了流媒體技術。
一部分消費者所遇到的“流媒體”電視不能播放網絡下載的視頻、音頻文件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一般的流媒體電視支持的視頻、音頻格式有限所致。市場上在售的流媒體電視一般都只支持JEPG、GIF、TIFF、BMP、PNG等圖片格式,AVI、MPEG-4、MPEG-1、MPEG-2等視頻格式以及MP3、WMA等音頻格式(各廠家、各型號產品情況請詳查產品說明書,或者致電相關廠商)。而目前在網絡上流通的多媒體文件格式達百種以上,受到硬件容量,算法,專利版權的諸多因素所限制流媒體電視很難做到完全支持。例如占據網絡電影決大多數的rm(rmvb)格式視頻文件幾乎沒有哪一臺流媒體電視能支持播放。
海爾流媒體電視示意圖
目前,流媒體電視的格式兼容問題還沒有良好的解決方案。通常情況下,流媒體電視能通過軟件升級實現對更多種類影音資源的兼容支持。但是在沒有得到相應授權的情況下家電廠商不會開發升級不定,而即使擁有升級補丁也需要專門人員來完成相關操作。另一種解決途徑是通過文件格式轉換工具(互聯網存在大量這類工具,部分是完全免費的)將那些不被支持的格式轉換成能被流媒體電視支持的格式。這種轉換必須在計算機上來完成,而且非常占用系統運算資源,耗時也比較長。一般轉換一部電影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最后一種解決方案是不去理睬什么流媒體功能,而把電視機直接連接在電腦上(目前在售的平板電視等高檔電視都具有相應的PC接口),用電腦來播放網絡視頻——這是最好的方案,不過這需要把電腦和電視把在一起,更適合擁有筆記本電腦的消費者。
以流媒體為買點的電視遭遇的“不測”充分說明在電視本身上集合過多的功能并不合適。因為目前的電視機的架構不是開放型的,很難做到各種功能的人性化和開元化。像流媒體這樣的任務最好還是交給“機頂盒”來做,畢竟欣賞數字電視機頂盒是不可少的,而機頂盒的架構是開元性的,有利于功能軟件的升級,從而避免這類尷尬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