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古以來,新鮮的事物總是比較容易引人矚目,平板電視市場也不例外。SED電視尚未正式面市,卻已率先在今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產品展(CES)中掀起熱潮。民眾排隊進場參觀,爭相一睹SED的風采,相較于其他平板電視廠商的參觀人潮,可用盛況空前來形容。在原本僅有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兩強互爭霸主的平板電視市場中,即將于2006年春季左右加入戰局的SED TV來勢洶洶,以兼具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兩家之長的優點搶攻市場,預計將可能成為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的公敵,威脅性不可小覷。
2000億逐鹿中原,SED被視為明日之星
2004年9月佳能與東芝共同投資約2,000億日元(約合17.5億美元)設立合資公司“SED株式會社”,合作研發SED技術期盼以新的技術競逐深具增長潛力的平板電視市場,為兩家廠商造就新的獲利來源。
據悉,SED的發光原理類似CRT,因此SED是沿用彩色顯像管(CRT)技術為基礎進行發展。SED因具自發光特性,耗電量相對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來得低,并且SED在畫面暗處的顯示效果也優于兩者,因此被視為平板電視市場的明日之星。
SED電視起點主攻大尺寸市場
SED電視首次公開亮相是在2005年4月的東京FINETECH Display 2005展,展后數月,東芝對外表示,已選定日本西部的兵庫縣姬路市為SED電視的設廠地點。此外,SED電視將主打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平面電視市場;日前佳能社長御手洗富士夫在2006年新春的工商團拜中則公開SED 電視的上市時間表,預計2006年春末夏初將率先于日本市場推出。
依照佳能與東芝的規劃,SED產量將在2007年達7.5萬片,2008年上看15萬片,2010年更將達300萬片以上;而營收目標方面,推算估計2007年為300億日元,2010年上看2,000億日元。
廠商頭腦過熱,分析師潑冷水
然而,盡管被視為平板電視市場后起之秀的SED電視,可不是一開始就是穩賺的生意市場分析師表示,SED技術上完美但需要投入大量資本,還要幾年的時間才可望能穩定產出而為廠商帶來獲利,佳能可能要花五年才能在SED上由虧轉盈,不過佳能手上有許多資金可以支撐他們在電視競局中支撐十至二十年。
事實上,大多數平面電視制造商都面臨嚴峻的成本考驗,一方面產品成本高,另一方面產品售價每年跌幅高達三成,不論等離子電視或液晶電視,就大廠都很難避免投入的虧損,何況是市場新兵。
另一方面,由于平板電視每年價跌的情況未歇,即使是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大廠也得加速擴產腳步以求降低成本。如何進一步節省成本,增加成本競爭力,日后勢將成為SED電視制造廠商開疆辟土的同時所需面臨的新課題。
筆者認為:SED是東芝、佳能試圖在夏普液晶獨具優勢、松下引領等離子市場的情況下,另辟一個發展領域, 但能否對等離子和液晶造成沖擊還很難講。對等離子和液晶產生沖擊,關鍵在于SED其自身產能的大小,看該種技術是否能夠形成規模效應。
作為平板技術的后來者,SED的發光原理其實和傳統的陰極射線管(CRT)電視非常相似,不過,兩者結構完全不同,簡單地說,SED技術就是將CRT的電子槍微型化,有效地創造數千個CRT。因此,SED既具備了CRT圖像能夠保證中間與邊角一樣銳利清晰的視角,同時它不需要背光燈,能做到比現在的平板電視顯示器更薄,耗電更低。SED最大的優勢,即在于綜合PDP與LCD的成本優勢。PDP成本結構中面板材料約占三成、電路與驅動IC成本占七成;而LCD面板材料成本約占八成,驅動IC與電路成本約占近二成,而SED就是各取其低,面板材料成本接近PDP、驅動IC與電路成本接近LCD,同時在顯示效果上,又可望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