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節將至,和往年一樣,家電企業仍舊無法抵御“春節大餐”的誘惑,采用各種促銷手段分享盛宴也成為了它們的不不二選擇;各大商家、專賣店新一輪促銷“大戰”的硝煙也彌漫街頭。
不過,隨著20年家電產品的成熟發展,在目前產品同質化嚴重、促銷成本日益高漲、消費者日趨理性的情形之下,家電產品的春節促促銷要取得預期效果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此,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家電產品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異,但是在剛剛開始的家電更新換代浪潮中卻存在著很多消費陷阱,給家電業快速發展帶來潛在危害的同時,也可能誤導消費者形成消費誤區。
1片面追求多功能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先機,許多家電企業都把產品的功能當成炫耀自己技術實力的資本,這使得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多,多得讓消費者都記不過來。而且這種對產品功能的過度開發,也影響到消費者在家電更新換代時的理性選擇,從而導致了不必要的浪費。
以微波爐為例,如今早已不再只是加熱用具,煮飯、煲湯、炒菜、燒烤等功能一應俱全,幾乎包攬了廚房用具的所有功能,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微波爐的功能一般都多達十幾種。功能的增加帶來價格的提高,一款功能豐富的產品,其售價要比普通微波爐高出300多元。
不過,在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賣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一般都比較青睞功能齊全的微波爐,雖然很多功能并不適用,也許在微波爐的整個使用壽命中能夠用得上的功能還不到全部功能的1/4,但是很多消費者還是不在乎多出幾百元,寧愿高價買回一臺擺設,也不愿購買那些功能簡單實用、價格便宜的產品。據調查,對于微波爐,消費者表示平時使用的主要以加熱、解凍的功能為主,甚至有消費者表示其煮飯、炒菜、燒烤的功能幾乎從來沒有用過。
不過,有消費者也認為,既然是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當然要買一個比原來更好的吧,而且買一臺功能多的產品,即使沒有什么用處,心里也覺得比較滿足,擺在家里也不會惹人笑話,再說多花個幾百元錢也承受得起。
就為了這個心里滿足,就浪費了幾百元錢,不僅如此,重要的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2偏重高科技含量
當今最吃香的要數高科技了,不論什么產品,只要沾上高科技的邊,便立馬身價倍增,家電產品更是不例外。有專家指出,眼下家電領域的高科技風潮已到了泛濫的地步,不論什么產品,甚至是已經被淘汰的產品,為了促銷,也要披上高科技的時髦外衣,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高科技的陷阱。
記者在走訪家電市場時發現,目前的家電產品很少能看到不打高科技招牌的。在空調上安裝一個負離子發生器,就搖身一變成了高科技健康空調,甚至只是加了一個換氣裝置,也要成為高科技換氣空調;電風扇上裝一個紫外線燈就成了高科技健康風扇。諸如此類偽高科技的泛濫,不僅讓消費者防不勝防,而且極易在高科技產品的光環照耀下受到傷害。
3追求新奇不重實際
如今社會上的“追星”風很是盛行,為了“追星”,“追星族”不惜時間和財力,對于“追星族”來說,花費了時間和財力,畢竟能換來自己的娛樂享受,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家電更新換代消費中,“追新”現象也開始流行起來,結果卻造成很大的浪費。
如在“早餐革命”的號召下,很多家庭都對吃好早餐倍加重視,于是類似的家電產品也不失時機地涌動起來。像早餐吧、面包機、煮蛋器等新型家電產品在市場上迅速地拓展開來,并引來很多消費者的追逐。但是對10個隨機購買了早餐吧的消費者進行調查的結果,消費者購買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早餐衛生、提高早餐質量。然而10個消費者買回早餐吧之后,用過最多的是3次,大多數只用過一次,然后就束之高閣了。
消費者反映,早餐家電不僅制作起來麻煩,清洗起來更麻煩,每天早上因為要上班,時間緊張更難保證早餐質量;結果用過一次以后就放在那里了,后來嫌它礙事又沒有用處,就用盒子包起來放進儲藏室了,都兩年了,一次也沒有拿出來過。
4盲從“廣告”效應
為了拓展市場規模,家電企業對消費者的更新換代消費無不重視有加,而且為了刺激更新換代,推廣自己的某種產品,甚至經常不負責任地打出“國際消費新潮流”、“歐美流行”、“引領未來消費時尚”等招牌,使消費知識相對欠缺的消費者很容易上當。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滾筒洗衣機,這種純粹的歐洲舶來品,經常被一些企業形容成是未來洗衣機的發展方向,從而引來很多消費者的推崇。不過,這種未經改造的純粹舶來品,目前無論是在使用習慣以及消費成本方面,都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要,以致很多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倍感不適。
專家指出,每種產品都有其自身固有的品位和內涵,而這種品位和內涵是同自身的消費環境、生活習慣、文化傳統分不開的。因此在購買一種產品時必須綜合考慮,否則就會花錢買來尷尬。
5迷信“洋品牌”
在很多消費者看來,既然是更新換代,就必須要比以前用的產品更好,而這個“更好”的依據就是價格應該更高,最好還是洋品牌。“價高就是好東西”在很多消費者心中已成為一種消費理念,正是看準了這種消費理念,家電廠商紛紛聚焦高端產品,而且一些廠家故意混淆高端和高價的概念,將高價產品當成高端產品賣,讓消費者上當。一臺普通的低端產品,改變一下外觀,價格就立馬躥上去幾百元;一臺電視機哪怕只能收看模擬電視,只要打上數字高清就身價倍增,這樣的例子在目前的家電市場不勝枚舉。
對于家電消費“崇洋”就更沒有必要了,我國家電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且在很多方面還超過了洋品牌,尤其是售后服務方面,更是有著洋品牌不可比擬的優勢。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對消費者建言,產品的好與不好,在質量有保證的情況下,合適是最重要的,而并非價高就好、洋品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