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近兩年在市場上可謂風光無限,主流彩電企業更是對平板電視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因為市場調查數據表明2006年我國平板電視的總需求量預計將達到500萬臺。
隨著平板電視的逐漸普及,與之如影隨形的售后服務問題也被業內頻頻提及。
按理來說,平板電視本身的售價比傳統彩電高出幾倍,本來應該享受到更好的服務。但由于目前平板電視售后服務標準缺失,造成了售后服務和保修期限的不明確。
根據消費者協會的有關資料顯示,隨著等離子、液晶等高端彩電大量走進家庭,消費者對平板電視售后的投訴也正在不斷增加,制訂、推出統一的平板電視售后服務標準成為彩電行業迫在眉睫的問題。
雖然上海、南京、廣州等地以及國美、蘇寧、大中等家電賣場也曾相繼推出了地方性的或者企業性的平板電視三包規定,主流彩電企業也紛紛推出相關服務措施,但畢竟不是能被業內廣泛接受的國家標準,因此都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其實,平板電視售后服務標準缺乏,但之所以沒有被提上日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平板電視雖是大勢所趨,但普及的程度還需要時間來推進。2004年我國電視市場產銷量達7300多萬臺,而平板電視2006年的發展規模預計也只有500多萬臺,這之間的差距從數字上就可見一斑。
其次,平板電視的產品性質、原理、構造都與傳統彩電有較大差別,主要零部件大多是依靠進口,維修價格相對偏高。一般來說,液晶電視使用3萬小時就須更換熒光燈管,費用約數千元;而等離子電視出現問題,整塊屏幕都需要更換,而更換一塊屏幕的價格可以買到一臺新的等離子電視了。
而且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平板電視如果顯示模塊出了問題,只能回廠修理,涉及到上游廠家與整機廠家之間的協調問題等。可見平板電視的售服問題不是標準的出臺就可以解決的,并且標準如何制訂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雖然平板售服標準制訂面臨的問題重重,但我們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一直在努力。
目前有消息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售后服務專業委員會已聯合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中國消費者協會開始起草消費電子產品新的三包規定,該規定年內有望實施,而且據了解,該規定將對平板電視的售后服務作出明確規范。
果真如此的話,對廣大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最大的福音,大家可以盡情享受平板電視帶來的娛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