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炒的沸沸揚揚,但是直到《計世網》記者發稿時間為止,信息產業部25項數字電視終端產品行業標準的正文還沒有公開對外發布。
近日,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計世網》記者,目前媒體上熱炒的高清標準的具體內容目前還沒有全文對外發布,該人士稱,18日下午有關部門正在討論印刷本。
《計世網》記者在電話咨詢國家數字電視接收設備和性能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劉全恩時得到的答復是:整個標準的正式文本正在校樣清對中,即將付諸印刷,四月底上市發行,目前不會以電子文本的形式將內容公布在網絡上。
《計世網》記者了解到,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電子部四所,簡稱CESI)于4月7日收到有關標準的正式文稿后,正在進行標準出版的前期編制工作,現已進入后期定稿階段,力爭5月1日全部標準印制完畢,并面向讀者和企業發行!队嬍谰W》記者還了解到認證技術規范經過認監委備案后,將正式對外公布。
雖然這套標準的具體內容還沒有正式披露,關鍵的性能指標和參數還未公之于眾,但是,圍繞著標準的出臺已經引發了媒體強烈的關注和爭議。其中關于到底誰擁有測試認談資質,日本等離子電視集團是否會受到沖擊,信息產業部這套數字電視高清標準是否是針對央視高清聯盟而出臺的,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
到底誰擁有認證資質
3月31日,信息產業部正式對外發布其組織制定的《數字電視接收設備術語》等25項電子行業標準。其中《數字電視接收設備—顯示器標準》明確規定了液晶數字電視、等離子數字電視、液晶背投數字電視、液晶前投數字電視、CRT背投數字電視、CRT數字電視等六種數字電視顯示器的高清標準,這六項標準到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
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高清標準出臺的意義非同凡響,什么樣的電視機才有資格稱為高清將水落石出。
然而圍繞著誰到底擁有向電視企業發授高清標志的資格,媒體進行了一輪熱炒。
目前已經明確有資質開展數字電視高清認證的機構只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簡稱CQC)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電子部四所,簡稱CESI)兩家。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即電子部三所)有沒有認證資質,目前還沒有官方說法,而電子部三所和四所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框定,也不得而知。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電子部四所簡稱CESI)副總工程師趙新華在接受《計世網》記者采訪時說:“電子部三所是測試機構,而四所同時具有測試和認證的兩種資質。從目前來看,數字電視高清標準的測試機構有兩個,同時認證機構也有兩個。趙新華所指的兩個測試機構為: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電子部四所簡稱CESI)和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電子部三所);兩個認證機構為: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電子部四所簡稱CESI)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簡稱CQC)
信息產業部科技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到底誰是認證機構,信息產業部的網站上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CESI即電子部四所是部里唯一的具有認證資質的機構,而CQC則與信息產業部沒有什么關系。
《計世網》記者在信息產業部的官方網站上了解到,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領導小組辦公室將依據行業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聯合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支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簡稱CESI)等行業性認證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數字電視產品相關認證工作。
廈華測試中心總經理施瑜是國家數字電視功能和性能標準工作組成員之一,他告訴《計世網》記者說:目前我們企業所知道的數字電視高清標準認證機構只有兩家,一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即CQC,主管單位是國家檢驗檢疫總局;另外一家就是電子部四所,即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CESI)隸屬信息產業部。
CESI獲支持
4月7日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為了推進信息產業部06年3月31日頒布的25項數字電視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盡快啟動數字電視產品認證工作,信息產業部支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CESI)開展數字電視產品認證,中國視像行業協會積極支持并參與相關的認證工作。?信息產業部要求CESI產品認證機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相關要求盡快實施認證工作。
4月11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會)召開會議,專門對電子部四所(CESI)提出的“數字電視顯示器清晰度認證技術規范”進行了審查,國家認監委對此項工作尤為重視,副主任劉卓慧親自主持會議,信科部科技司韓俊副司長也到會表示支持。據悉這次會議重點解決了認證的技術依據問題。在會上韓俊要求電子部四所認證機構一定要按照技術規范和國家相關規定開展認證工作,確保認證結果公正、科學,并提出在適當時候部將通過行業抽查等方式對認證結果進行抽查監督。
在電子部四所的官方網站上,《計世網》記者看到電子部四所認證中心由國家認監會批準成立,是信息產業領域的專業認證機構,具備強制性和自愿性認證的資質,近年來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內開展了大量的認證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電子部四所的CESI產品認證中心即將推出“高清晰度”、“標準清晰度”、“機卡分離”等產品認證標志。
對此,趙新華的解釋是,“信息產業部的公告中顯示:將支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CESI)等行業性認證機構,這一個“等”字表明認證機構不是排他性的,如果別的認證機構也愿意在信息部的統一統籌之下,并且達到認證資質的都可以加入進來進行認證工作,信息產業部沒有權力拒絕。
測試與認證是兩碼事
趙新華告訴《計世網》記者說,因為大多數媒體現在都沒有弄清楚,數字電視標準的測試和認證其實是兩碼事,測試是測試,認證是認證,好多媒體都將兩者弄混,所以才會出現媒體上熱炒認證機構有三家之說。
趙新華向《計世網》記者解釋說:不管是進行測試工作還是認證工作,都需要達到國家認監會有關條例的要求,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只有達到有關要求才能取得認證資質。認證機構將依據測試機構的最終測試結果來判斷是否頒發認證證書,同時對這一行為承擔聯帶責任。
而測試機構,也必須達到國家認監會的認證認可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必須遵守相應的測試規范。
現在出現在媒體中的爭議有,電子部三所和四所到底誰是測試機構,誰是認證機構,或者兩種職能二者都分別兼而有之,同時有媒體稱,電子部三所強在測試,而電子部四所長于認證。
趙新華告訴《計世網》記者說,認證機構要跟測試機構簽定一個協議,委托測試機構按照認證機構頒發的技術規范進行相應的測試,雙方合作組成一個完整的測試認證流程,之后,認證機構根據測試結果來決定是否頒發給企業相關產品認證證書!靶畔a業領域具有認證資質的具我所知只有四所一家,其他有沒有,我并不是很清楚!
而三所和四所之間是否會聯合起來共同開展測試認證工作,趙新華透露說,“我們正在談這個事情!
CESI與CQC誰更權威
在高清標準公布不到7天的時間里,海爾、康佳、TCL、海信、松下等相繼表示,已經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標志認證證書,截止到《計世網》記者發稿時得到的消息是20多家知名大型電視機生產企業的60多個型號的產品已經獲得了高清晰度電視機CQC標志認證證書。
《計世網》記者同時從業內人士處得知,一大批企業正在向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電子部四所,簡稱CESI)送測機器。
CQC的認證速度和權威性遭遇媒體質疑,對于為什么一夜之間CQC會通過這么多的產品認證,施瑜告訴《計世網》記者說,在信息產業部的標準公布之前,已經有多家廠商已經將機器送過去進行測試,標準公布之后,才把測試結果公布出來。
而企業在這兩家同時具有認證資質的機構中間到底如何取舍?
施瑜的看法是,一般廠商會分別送不同型號的產品到這兩個認證機構,側重點不同。之所以CQC的認證數量會比較高是因為CQC的知名度比較高,CQC是傳統的電子產品認證、安全認證的機構,3C認證也是由CQC進行的,而電子部四所(CESI)則是國家認監會剛剛批準的,時間還比較晚。
施瑜承認,“從認證的角度來說,CQC與CESI的功能是相同的。除這兩家之外,多家認證是一個發展方向,比如ISO9000質量認證的機構就有多家,而對于數字電視高清標準的認證來說,哪家更有權威,更有知名度,更加公正公平,我們就越傾向于向哪家進行認證!
趙新華對此進行解釋說,認證認可工作的主管部門是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而不是信息產業部,信息產業部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其認證認可工作須由認監會統一進行管理,這也是信息產業部的聲明公告里說由信息產業部聯合認監會來做的原因。
施瑜的理解是,只要具備認監會規定的相應條件,都可以通過認可取得相應資質進行認證工作,認監會也會支持多家機構來開展這項工作。對此,趙新華的看法相同,他說,“誰舉手說可以做認證,而且企業信得過的話,都可以送去評測。但是,認證機構一定要對測試結果的連帶責任具有承受能力。
然而,多家認證機構的協調管理將會是一個問題,在4月11日國家認監會召開的會議上,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副司長韓俊建議國家認監會對不同的認證機構開展的工作予以一致性協調。
高清標準沖擊等離子集團?
據報道,當前我國市場銷售的等離子電視大部分都是50英寸以下的產品,50英寸以上的產品其物理分辨率大都在1366×768以上,滿足720線的清晰度標準。而42英寸的分辨率為852×480、1024×768、1024×1024的等離子電視則達不到720線清晰的要求,目前松下、日立、三星、LG等主流等離子電視企業都把分辨率為1024×768、1024×1024的產品認定為高清,1024×1024的像素數已經超過1024×768,勉強等同于720線,而這之下則肯定達不到信息產業部720線的標準,也就意味著這些產品在中國不能被認定為高清電視。業內人士向《計世網》記者透露說,松下目前應該比較尷尬,因為其產品分辨率都是1024×768。(新改的部分)
720線的最低標準確實出于信息產業部的標準體系當中,劉全恩給了《計世網》記者以肯定的答復,但是,劉全恩同時強調說,高清電視的指標比較多,并不是這一項能說的完的。
那么,720線對等離子電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日立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黃菲告訴《計世網》記者說,720線的標準對于以生產等離子為主的日立來說,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水清木華研究總監周彥武也向《計世網》記者指出:液晶顯示器可以很輕松把分辨率做的很高,但是,整體的畫面效果并不是一個分辨率就能決定的,其中還有對比度、色度、亮度、色差等多種參數。他告訴《計世網》記者說:720線也是打一個擦邊球,給諸多廠商預留了余地。因為液晶和等離子顯示器都是數字顯示方式,而線數則是傳統的CRT的專用術語。到底多大分辨率的液晶和等離子可以轉化成720線,轉化系數是多少并沒有一個絕對值。如果信息產業部頒布一個明確的分辨率界限的話,那么所有的等離子都會做不到,都無法取得高清認證標志。他舉例說,1366×768.的分辨率等離子做起來會非常困難,日立42寸的等離子最高可以做到19201080,但是要等到2007年才能出來,1366×768日立在2006年底可以做到。
而如果等離子達不到這樣的分辨率,也不意味著等離子的顯示效果不好。
對此,施瑜的看法是,720線這個標準從平板電視的現狀來看不算很高,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后的分辨率會做得更高。這一性能指標對等離子的影響也不是很大,達不到要求的等離子還是能滿足用戶的收看需求的,只不過不能說是高清了而已。
為什么信息產業部以720線做最終的標準呢,趙新華告訴《計世網》記者說:720線是標準工作組提出來的,經過了非常多的討論,也討論了很久很久。“怎么說呢,720線的標準國外確實沒有,這是一個相互妥協協調的結果,實現起來沒有太大難度!
高清標準針對央視高清聯盟?
信息產業部的標準是否是針對央視高清聯盟,施瑜的看法是否定的。他告訴《計世網》記者說,“我就是參與標準的制定人員之一,信息產業部的這個標準的制定工作已經進行了多年了,而且一推再推,早就應該推出來,現在推出來實在是太晚了!
“為什么會一推再推具體原因不是很清楚,原來是要和久拖不決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一起出臺,但是,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出臺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所以,現在推出的高清顯示標準跟中央電視臺沒有什么關系。從原來的日程上來看,這些標準在2005年初就要公布的,比中央電視臺的的高清聯盟還要早一年!
《計世網》記者在采訪中數傳媒運營總監董震時,對方告訴《計世網》記者說:對于為什么成立央視高清聯盟,我已經在網上說過多次。董震以正在開會為由不再進行解釋。
其前董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央視選拔高清合作伙伴只是一種商業合作模式,我們從來沒有說自己是一個標準,實際上國家高清標準的出臺只會對我們推廣高清合作伙伴起到促進的作用”“央視選拔高清合作伙伴其實是一種營銷體系上的合作,合作企業的銷售人員可以幫助推廣央視高清頻道,而央視高清頻道的推廣人員則可以幫助合作企業推銷其高清電視。”
董震的說法在《計世網》記者進行采訪中,得到多數人的贊同。
另外有媒體質疑央視之所以采用等離子數字電視,是因為等離子數字電視對MPG2編解碼兼容性強,而國產標準AVS將被棄用。
在采訪中,日立中國研究院的黃菲否認了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在對于MPG2的兼容性上有所差別。她告訴《計世網》記者說,等離子與液晶電視的編解碼方式都是一樣的,只是顯示面板不一樣,只要插上信號電纜都可以收看節目的,跟傳輸和解碼是沒有關系的。
后記
《中國數字電視》主編包冉在接受《計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電視高清標準出來之后是對產品的性能指標進行一刀切,全部按照標準來做,還是以尊重產業現實情況進行,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他指出,高清電視對老百姓的意義在于節目與電視的配合,如果沒有高清節目源光有高清顯示器也沒有什么實質意義。除電視臺的信號源之外,象高清游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電視臺的節目全部轉換成高清電視,那需要一個非常長的時期,因為要改變廣電整個制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