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有關“等離子鐵定通不過高清國標”的傳聞甚囂塵上后,近日再有業界引述信產部統計數據顯示,“等離子今年2月銷量不僅低于液晶,甚至遠低于行將退出市場的背投電視。”
在這樣的背景下,連日來,等離子陣營的鐵桿品牌如松下、日立、LG就此進行回擊。演繹大長今的知名韓國當紅影星李英愛昨日更是飛抵北京,代言LG力挺等離子新品。值得注意的是,就連此前卷入其中的業界專家也開始公開辟謠。
此前據外界引述信產部的統計披露稱,等離子電視今年2月產量只有9.5萬臺,而且比去年同期減少3%;與此同時,液晶電視該月生產76萬臺,同比增幅高達218%;連背投電視生產量都達到22.4萬臺,同比增長34.1%。
由LCD液晶和PDP等離子主導的平板電視技術方向之爭,目前看來,由于液晶派的火箭式爆發性增長,以及更多中外品牌強攻而略勝一籌;然而事實上,以日本松下、日立、韓國三星、LG為首的等離子陣營仍然占據全球平板電視銷售的主流。
對于外界披露的上述統計數據,日立彩電在華運營機構、日立福建數字媒體有限公司日前向媒體回應稱,“關于等離子的產量,由于涉及到出口的問題,還不能反映出國內零售的水平。同時,統計調查數據僅限于春節時間,囿于工廠放假等原因,該數據無法對今年1、2月的國內零售市場產生影響”。
松下不愿具名人士稱,在旺季銷售來臨之際,此次數據披露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可能。“從市場實際銷售來看,40寸以上平板電視市場,仍以等離子電視為絕對主流。”
日立方面同時回應稱,“液晶的增長也是事實。但是,要注意的是液晶大屏幕即使大幅增長,也還是以32英寸、37英寸為主。真正40寸以上液晶還不足以對等離子形成威脅。這是兩個產品本身的發光原理造成的”。
至于等離子與液晶的市場份額到底如何,據此前國內權威的市場調查機構GFK中國公司公布的全國不同等級城市各廠商銷量數據顯示,今年2月在全國22個重要大城市,等離子陣營兩大企業日立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20%;松下增長145%。
而GFK中國公司總經理趙新宇向記者預言,今年全球平板電視銷量預計將達4500萬臺,其中等離子電視約為1000萬臺,但將占據40英寸以上平板電視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
技術之爭顯然也令更多彩電制造商腳踏兩只船。縱觀今年3、4月份各大彩電廠商發布的平板新品顯示,松下、日立等強攻等離子電視的同時首次推出了32寸以下的液晶電視;而包括索尼、三星、飛利浦、LG,以及海信、康佳、創維、海爾等中外品牌均推出了多款大屏幕等離子彩電新品。
為力挺等離子陣營,LG電子新任中國區總裁禹南均更是力邀其全球形象代言人“大長今”李英愛訪華,為其等離子新品為首的春季新品發布會助陣。禹南均坦言,希望借助李英愛的吸引力,在中國市場掀起高端風暴。
針對有關指稱等離子通不過中國高清國標,禹南均昨日向記者澄清稱,等離子電視實現高清在技術上并無困難,只是由于此前大屏幕等離子一直價格較高,使其無法普及。但現在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大屏幕高清電視產品的主流尺寸將會更大,畫面更清晰,價格也更便宜。
值得注意的是,LG此番推出的等離子新品以50英寸為主,據稱全部通過中國高清認證。而海信廣州公司總經理楊迎時昨日還向本報記者證實,海信的42英寸、50英寸等離子電視已經拿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高清電視國標認證,即將全面推向市場。
有鑒于高清國標的具體參數量化指標并未完全公布,從某種意義上說,此舉至少證明等離子電視不能通過高清國標的說法屬于市場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