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業觀察家指出,造成我國平板電視如此尷尬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國多數平板電視廠家還處于“缺芯”的窘境,沒有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個性化道路。
近日,長虹在全球范圍內首先推出了“量子芯”平板電視,主張從“芯”謀求突破,“量子芯”電視的面市能否引發我國平板電視的“量子核變”?
4月6日,長虹正式向外界宣布:全球首臺“量子芯”電視在長虹誕生,并很快將在全球范圍內同步上市。
據悉,長虹“量子芯”電視的核心芯片——量子芯是由長虹虹微公司、長虹硅谷研究院以及全球頂級芯片提供商美國PW公司共同研發的。通過千億次/秒的計算速度,“量子芯”能夠對圖像的色彩、輪廓和暗景等進行量子10位精微迭加處理,而且其動態處理后的圖像畫面響應時間提高到4毫秒等級,從而使每個點成為“精點”,平板電視的畫質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
長虹負責“量子芯”研發的技術專家表示,相比于目前業內其他傳統的芯片,長虹“量子芯”是對芯片技術的重大突破,它不是傳統的以降低成本來取代進口芯片部分功能的集成電路塊,而是大膽引進前瞻性的量子科學技術并首次應用到了平板電視的芯片上。
據介紹,“量子芯”對組成電視畫面的最小構成元素——像素點進行分析處理,通過對每個像素點周圍7×7=49個象素點進行逐點精微計算,將像素點與點之間的色度、亮度信號的參數對比率瞬間計算儲存,并跟蹤檢測計算每次像素移動數據,實時對比分析49個像素點的矩陣移動結果,對每次像素移動進行量子10位精微迭加處理,從而能夠以千億次/秒的速度(7×7×2×10×1920×1080×60Hz=121,927,680,000)達到徹底的精微顯像目的。
目前,國內平板電視企業將近數十家,但是真正有實力的也就基本上是長虹、創維、TCL、康佳、海信等老牌企業,許多新進入平板電視市場都是一些沒有技術積淀和市場經驗的投機者。
還有一個最頭疼的問題是,因為上游顯示屏供應有限,而且顯示屏的高采購費占到了整個平板電視一半多的成本,許多企業在市場上只能獲取一些加工費,甚至更多的時候是在“賠本賺吆喝”。
有關統計顯示,雖然我國是彩電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但是電視芯片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進口,企業在核心芯片的研發上始終難有突破性進展。
另外,不少接受調查的顧客表示,除了企業的標識、外觀造型以及各自的宣傳概念不同外,各個廠家的平板電視看不出真正的區別在哪里。
專家指出,平板電視的同質化是企業當下首先要解決的一門“功課”。
從“芯”出發,謀求突破應該是一條有效的道路,但從“芯”出發并不是很容易的。
“多年來,長虹一直在做普通的電視芯片,可是要真正實現對電視信號進行千億次/秒的運算是非常困難的。”長虹數字平面顯示公司總經理陳寧說,“因為這在平板電視行業內是第一次‘吃螃蟹’!
據悉,由于進行的是一次開創性的研發,長虹虹微公司、長虹硅谷研究院和美國PW公司的工程師們要不斷地克服文化、思維上的沖突。而為了解決時差問題,工程師們經常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來“約會”,四川的青城山、九寨溝等幾個風景名勝也成了這些工程師進行“腦力激蕩”的好地方。據統計,在研發的最后攻關階段,每天來往的電子郵件數量達到了30封。
工程師們的努力也終于得到了回報,“量子芯”對像素點的超高速處理能力是極具革命性的。通過對平板電視200多萬個像素點進行千億次/秒的分析運算和3D模糊邏輯控制增強,“量子芯”能有效地提升并銳化每幀圖像中物體的邊緣,并能對靜止或運動的物體實現內驅4毫秒的極速響應,精準顯示動態影像信息,有效解決平板電視處理高速運動圖像時出現的“拖尾”難題,使運動圖像呈現清晰流暢的細節。
長虹“量子芯”電視的出色表現贏得了行業專家和消費者的認可。
行業資深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評價,作為全球首家將量子科學技術成功引入到平板電視研究領域的企業,長虹不但引領整個平板電視行業進入了精微顯像時代,而且也站在了世界平板電視技術的發展的前沿。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指出:“‘量子芯’電視無論是在色彩、精細度、亮度方面都比以前傳統的產品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相信這些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面市之后,一定會受歡迎!
“長虹‘量子芯’電視對畫質的改善是顛覆性的,看不見的‘量子’,看得到的精彩!遍L虹感觀評判師傅利談道,“‘量子芯’電視不但使圖像的色彩、亮度、細節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強,達到了‘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視覺效果。”
據悉,來自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十個重點城市的大型家電連鎖賣場的經銷商代表們對長虹“量子芯”電視的市場前景充滿了信心,不少經銷商已經與長虹簽定了價值超過億元的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