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集團日前正式宣布,全球首臺“量子芯”電視在長虹誕生,并將很快在全球范圍同步上市。長虹試圖借此新技術搶占平板電視的制高點,重新奪回行業老大地位。
所謂“量子芯”,是指運用量子物理理論開發出來的一種計算機集成電路塊,它可以達到千億次/秒的計算速度。將這一技術應用于電視產品中,可對圖像的色彩、輪廓畫質等進行“量子級”的處理,從而達到圖像更清晰、色彩更鮮艷的效果。據介紹,長虹“量子芯”電視的芯片由長虹虹微公司、長虹硅谷研究院以及美國芯片供應商PW公司共同研發成功的。
業內專家認為,在平板電視的主要技術成本構成中,顯示屏約占70%,芯片約占30%。而目前無論是洋品牌還是國內主要品牌,采用的顯示屏技術幾乎相同,不同產品的技術差異主要體現在芯片上。另據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購買敏感度也主要表現在畫質和圖像的精微顯像等方面。對此,長虹電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郭德軒稱,長虹就是要“從‘芯’定義”平板電視,靠芯片技術的先進性取得競爭優勢。
或許正是出于對“量子芯”電視可能擁有的技術領先優勢的自信,長虹宣布從4月6日至8月1日開展彩電業的“視界杯”活動,邀請國內外彩電同行自愿參賽,由廣大消費者當裁判,通過對彩電技術、品質、服務、性價比等方面的綜合比較,最終產生彩電業的“冠軍”企業。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陸刃波主任認為,2005年,國內彩電銷售量約為3800萬臺,其中平板電視約為160萬臺。而2006年平板電視的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臺以上,競爭將會極為激烈。他表示,希望有關企業能夠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不斷為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
至于長虹挑戰同行,發起“視界杯”的活動,國內某知名電視企業的人士稱,所有企業都應該自覺接受消費者的評判,由市場來檢驗產品的優劣。不過,該人士表示,尚未接到長虹的“參展邀請”,并質疑長虹既是“參賽”企業,又是活動的發起者,是否公平?看來,“量子芯”能否得“芯”應手,長虹的挑戰能否得到同行的響應還在未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