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50英寸以上包括50英寸的等離子電視產品其像素大都在1366*768以上,滿足720線的分辨率標準沒有問題。但當前國內市場銷售的等離子電視大部分都是50英寸以下的產品,專家指出,像素數為852*480、1024*768、1024*1024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還達不到720線高清的要求。液晶方面,主流的37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屏幕的像素數都已經達到了1366*768,部分產品已經達到1920*1080的高清晰度,這樣的屏幕可以達到720線標準,屬于高清產品。而且,32英寸的液晶電視經過技術改進,也能達到720線的顯示標準。
而目前松下、日立、三星、LG等主流等離子電視企業都把像素數為1024*768、1024*1024的產品認定為高清。廈華電子副總經理曾慶將介紹說,國外一般將市場上像素數達到1024*768、1024*1024的也稱為高清,但這一分辨率肯定到不了720線,在國內也就意味著不是高清產品。
日立宣稱其獨有的ALIS屏幕技術在50英寸以下產品上也無能為力,盡管他們聲稱已經全面向高清轉型,但其像素數為1024*1024的產品也同樣達不到720線分辨率的要求。日立(福建)數字媒體有限公司營業部副部長衛旭東表示,日立日本方面正在著手研制適合中國國家高清標準的產品,但這里面臨著日立全球研發與中國單獨研發的矛盾,為中國市場單獨研發肯定會增加成本。
另外,有技術人士稱,是否是高清電視需要在權威檢驗機構檢測才能知道,不同的檢測手段,其檢測結果也不相同。而且,雖然液晶電視在分辨率上比較容易做到標準的要求,但其動態分辨率卻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37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顯示液晶電視。
而對于已經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表示,數字電視標準的出爐不會影響現有市場的銷售,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進,現在市場上的數字電視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歐美等國家的技術標準,已經是成熟產品。對于數字電視標準出爐前過渡時期銷售的產品,韓建華認為企業可能不會承擔“召回”的責任。一些彩電廠商也表示,過去銷售的數字電視,將會按國家‘三包’政策做好售后服務,但無意‘召回’或以舊換新。
‘如果標準早早出爐的話,怎么可能搞成這樣?’發這種感慨最深的應該是‘央視高清聯盟’,新標準的發布對其的沖擊效應雖還未顯現,但已經引發眾多議論之聲。
2005年9月1日,標志著全球首個中文高清頻道的央視‘高清影視’在杭州正式試播。以此為起點,陸續有50個以上的有線電視臺進行了高清試播。05年11月到12月間,央視又分別與松下、日立、海信簽約,將以上三家企業囊括為其高清戰略合作伙伴,授權銷售標識有HDTV@圖樣的電視。
這其中,家電廠商與內容運營商之間的交易是:首先央視將產品送至廣電總局下屬的高清電視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產品合格是合作的第一步。其次,與央視合作的廠商均需交納人民幣5000萬元的合作費,并在其出售的高清電視產品中為消費者代繳一年人民幣1440元的高清電視收視費;而作為回報的就是標識央視高清標識。2006年1月,首個高清電視頻道‘高清影視’正式開播。
對于央視自立標準的說法,中央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中數傳媒)的運營總監董震曾特別聲明說,這只是盡量靠近正在努力的一些草案,但是跟標準無關,跟認定、認證都沒有關系,它是捆綁合作的一個保障體系的要求。而對于這所謂的“捆綁合作”,絕大多數家電生產商都采取了觀望的態度。就有業內人士認為,央視并非權威認證機構,其出具的認證標準對廠家沒有實際意義,只有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才有權力制定高清電視機的標準。
央視在國家數字高清標準出爐前的做法似有‘敢為天下先’之意。市場褒貶之聲不一。賽迪顧問分析師楊蕾認為,高清標準的制定涉及到節目制作、數字運營等各個方面,同時也牽涉到運營商、彩電廠家等等更多方面利益,要想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確實很難,需要仔細斟酌。央視作為國家頻道,它的實力和資本將推動數字電視從中心到區域擴散,對市場的普及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央視作為國家頻道,它的實力和資本將推動數字電視從中心到區域擴散,對市場的普及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消協副秘書長武高漢則認為,電視臺借高清頻道開播之際與廠商進行的戰略合作,如果是在廣告推廣的層面上,是完全正常健康的市場操作,如果是借助合作之機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有意的引導或干涉,則有失妥當。
而就央視高清認證標準而言,央視表示,其推出數字高清頻道,只有真正的高清電視才能保證電視畫面品質的高清晰度,因此為了確保消費者的高清電視品質能過關,打出了央視高清認證標準。
以次推論,其挑選的電視廠家生產的也就一定是數字高清產品,但是松下、日立在中國標準下的“偽高清”將央視置于尷尬的境地。據了解,央視目前播出的高清電視節目其實用的還是分辨率為1920*1080的1080i(1080隔行掃描)格式。
但是,雖然1080線的隔行掃描的分辨率遠遠高于720線的逐行掃描,但由于它是隔行掃描,1080線是通過兩次掃描來完成的,每場實際掃描線數只有一半,即1080/2=540線。因而它在顯示精細畫面時仍然存在輕微的閃爍現象,因此它也沒有達到國標所要求的標準。
國內有電視機廠商高管指出,此次國家標準出爐,必然會對市場化的標準產生影響,如果央視高清聯盟不進行調整,央視高清的營銷力度可能被減弱。
但是,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營業部長曾經強調,松下仍將會與央視一起推進央視高清計劃。而且,2006年3月31日,中數傳媒與家電連鎖銷售商蘇寧電器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央視高清信號,至此,央視高清信號將落地家電連鎖賣場。而蘇寧家電賣場能提供播放央視高清節目的電視機僅限于中數傳媒的三家合作伙伴松下、日立、海信。
對于此次的合作,中數傳媒一貫采取依靠各地方網絡運營公司的推廣策略也開始轉移,中數傳媒運營總監董震表示:聯手家電賣場開發客戶資源要比單向依地方網絡公司具有更大的市場推廣空間。
對此一行動,彩電生產商表現也并不積極。日立、海信、松下三家企業表示此次合作對促進彩電銷售量的拉動不大;而TCL、LG、三星、長虹、康佳、創維等企業均認為這次合作不會影響到自己彩電產品的銷售,其更期盼高清數字電視的接收、傳輸、發射標準盡快出爐。
長虹發言人劉海中表示,目前彩電企業在技術儲備上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可以立即上馬生產采用任何標準的高清電視。海信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唐佑強也同樣認為,海信生產的電視所制定的企業內部標準,不僅符合央視高清節目的標準,也將會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
編輯小結:數字高清的部分標準出爐,會促使生產廠商較為放心地投入更多資金和精力,圈地HDTV市場,可以預見賣場的電視機將很快打出‘720線’的旗號,吸引購買者的眼球。但另一方面,高清電視節目的制作還遠遠沒有達到足以使市場繁榮的程度。
由于高清節目制作和購買,動輒需要上億元的資金,目前承擔高清節目運營的只有中數傳媒和上海文廣,即使高清節目已經在全國落地,但每天播出僅15個小時和有限的節目內容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每月人民幣120元的收視費也無法讓高清節目進入平常百姓家。
另外,高清電視是否能顯示出高清效果,還有賴于各地方網絡運營商,如果在當地開通或轉播高清節目采用的壓縮率不同,傳送的高清節目品質也不同。所以,數字高清標準雖然已露聲色,但這個市場的成熟運作還需要生產企業和運營商的進一步協作耕耘,以期盡快暖熱購買氣氛,最終使消費者心中的疑霧散去,讓數字高清電視亮麗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