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以鐵桿球迷的視角給彩電企業提出建議:“還是以產品為根本,貼近我們鐵桿球迷的利益,比如可以跟啤酒等企業聯手,建立一些液晶電視體驗吧,做夜市促銷。同時,還要注意營銷方法的多樣性,比如現在液晶電視價格偏高,是否可以考慮分期付款?一個月的世界杯期間免費試用,感覺好,就會將電視買下來。”看來彩電廠商打著世界杯的旗號搞的單純買贈活動很難打動消費者的“芳心”。
“我不是球迷,以前根本不看球賽,但現在必須看了。”廣州上兵伐謀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策略總監劉步塵因為受某媒體之邀,在世界杯期間寫個有關足球與營銷的專欄,所以他現在不僅要盯著球賽,還要研究中國企業在世界杯期間的營銷策略。劉步塵這幾天特地去廣州各大家電賣場轉了轉,“買XX平板電視,看全球世界杯”、“世界杯的精彩不容錯過,XX平板電視陪你精彩共享”、“大屏幕等離子,看大氣勢的世界杯”“康佳雙高清,開心世界杯”……賣場里的廣告牌花里胡哨,“但我在那里呆了將近兩小時,也沒見有人來買平板電視。”
作為研究營銷的專業人士,劉步塵對家電業此次的世界杯營銷總體水平評價不高,“平時不練功,臨時抱佛腳”。他對某空調企業請幾大足球明星做代言人,并表示希望借助四位足球明星的影響力,實現從本土名牌向世界名牌的跨越的說法深感疑惑。“一屆世界杯,哪里載得了你許多愁?”
劉步塵認同小沈關于“以產品為根本”的說法,“一個人要買電視,他最關心的不是這個電視的廣告做得多么漂亮,也不是企業的許諾多么動聽,而是看這個電視能否滿足他的預期要求。比如:清晰度夠不夠高?能不能接收數字電視信號?外觀造型是否漂亮時尚?等等。”
足球賽是需要用眼睛看的,又恰逢平板電視走向普及的時期,所以從理論上說,世界杯應是彩電企業大出風頭的好機會,然而眾多彩電企業蜻蜓點水式的搭乘營銷,加之相互之間沒有太多差異,最終互相淹沒,賺個吆喝而已。在市場營銷方面走在前頭的彩電企業尚且如此,其他家電企業的世界杯營銷就更缺少可圈可點之處。
有人如此描述舒適過癮看世界杯的狀態:在開著空調的大客廳里看平板高清“世界杯”,激動處喝一口冰爽啤酒。在這個簡單的描述中,涉及到三種家電產品:電視、空調和冰箱。這也是冰箱、空調、投影機、刻錄機、熱水器等凡是跟看球沾上邊的產品,多數都進入了世界杯營銷大戰的原因所在。然而它們的營銷手法并未超出彩電企業的水平。
“家電是大眾消費品,而世界杯只是少數人的節日,這兩者之間的連接點是對世界杯關注的人群。而現在許多企業的營銷,是從大眾消費者角度出發,出發點好像出了問題。”小沈還在用心琢磨家電企業在這輪世界杯營銷戰中表現不佳的原因。“六七月份也是家電產品銷售旺季,這個時候即使沒有世界杯,廠商也會尋找其他的熱點和噱頭。”小沈還是認為家電廠商沒有仔細研究世界杯,在體育營銷的宣傳與市場計劃之間有脫節,在許多企業眼中,世界杯只不過是從身邊掠過的一陣風、飛過的一只鳥,既然別人都趁機吸了吸鼻子,順手拔了根毛,自己也就隨大溜“寧肯做過不愿錯過”了。
劉步塵從中看出了事態的嚴重,“其實,做企業和踢足球一個道理。為什么中國隊始終踢不出像樣的球來?答案很簡單:心態浮躁。”“不少中國家電企業認為,三星是因為贊助奧運會才成功的,他們忽略了三星背后下的功夫。”
如果國內家電企業繼續以游戲的心態對待嚴肅的技術開發及企業經營,保不準我們也會像本屆世界杯一樣,沒有資格參與,只能在世界市場當“看客”。劉步塵認為,這并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