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系統內部沒有一個正式的通知或批示有準確地指出標準的出臺時間!”廣電總局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綜合各方面工作進展情況來看,只能說是6月份有可能出臺。”
各相關投資方都將6月30日視為大限,屆時無論標準是否能夠按時出臺,都將展開新的博弈。各個運營商也如聽到發令槍一般,將進行新一輪的投資。
“目前沒有人告訴我們6月底會不會出這個標準。”深圳力合數字電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合數字)總裁馬飛虹說。而力合數字是清華的地面數字電視技術產業化的公司實體。
同時上海交大的地面數字電視公司實體——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高清)總裁助理王堯透露,“按照預定的時間應該是在本月底。”這兩家在標準的出臺中起主導作用的清華交大校方實體,其態度頗耐人尋味。
“今年在廣電系統內部定的是‘地面數字電視年’,張海濤副局長在3月的會議上發表關于我國數字電視標準肯定將于今年出臺的講話,這是主管單位領導首次發布如此明確的信號。
廣電總局上述消息人士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今年以來數字電視建設的整個進程明顯在提速。”
據標準專家組的一位成員透露,春節前和2006年1月份就開始整理融合方案文本,3月下旬開始開會研究。第二輪征求意見已經將結果匯總,報給兩個專家組(廣電總局的專家組和信息產業部音視頻標準化委員會的專家組)。
據了解,同時進行的廣電總局的測試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在6月2日已經將測試報告提交到相關專家組。
“廣電測試組整個五一都沒有休息,原本預計50天的已經提前為30天完成。目前來看結果比較滿意,可以滿足廣電的各項需求,國標的各項指標甚至全面超過歐洲標準的最高理論值。”這位專家組成員透露說,“這些工作完成后,將會上報到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等標準委員會批準后才成為國標。從時間上看,6月份標準出臺的時間有些緊張。”
據悉,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文本《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技術要求》已經制訂完成,并下發到專家手中征求意見。據專家組成員透露,地面數字電視標準最終將采用清華大學DMB-T標準、上海交大的ADTB-T和廣播科學研究院TiMi三者融合而成的標準,最終將命名為DMB-TII。
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在此之前向外界正式表態,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肯定要在今年出臺。一拖3年的標準今年似乎有了結果。
專家組一成員分析認為,這項標準之所以一波三折,除了對國家安全和技術的慎重考慮,還摻雜了清華和上海交大兩大陣營的利益博弈。
“不僅是兩個學校之間的學術利益上的爭奪,還有產業上各自代表的商業利益群體的針鋒相對。”該專家組成員分析道,“每回一提到標準問題,交大就指責清華的方案有問題,清華則指責對方沒有芯片。如此一來二去,一拖就是兩三年。直到最近上海漢芯事件出臺后,上海交大方面忙著劃清界線,表明態度,局勢才出現一邊倒的局面。融合標準應該很快就會出臺。”
與此同時,作為兩大陣營的實體公司和各地的運營商,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清華旗下的力合數字公司多年來在各省市廣電系統的努力已經成果初顯。到2005年底,受標準不確定的影響,該公司只在8個城市開展了地面移動數字電視廣播項目。但是,隨著國家標準的逐漸明確,該公司總裁馬飛虹介紹,其目前已經在近20個城市開展了地面移動電視,已合作的城市包括長沙、無錫、廣州、呼和浩特等。
而力合方面更加看好的是在地面數字電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紫荊神網三網合一增值平臺,目前由于標準問題逐漸明朗,近日杭州等地已經成功開播。
與此同時,力合數字在資本運作上有很大進展。5月底成功將力合數字資產注入飛樂音響。同時受數字電視地面標準利好消息的鼓舞,第二輪融資成功展開。近日,遠東投資基金公司擬出資390萬美元,溢價增資力合數字。
該次增資完成后,遠東投資基金將持有該公司10%的股份。而據了解,摩根士丹利正在與其進行新一輪的融資評估。
上海交大旗下的上海高清目前則主要以大力推廣地面接收為主,上海高清稱之為神州家家通,在此前已經建成試點上海崇明島和湖南株洲,近期在安徽鳳陽及山東威海等地也馬上要展開試驗示范。
上海高清總裁助理王堯介紹,現在在崇明已經實現了規模化安裝,已經裝上機頂盒的農民正在等待用它看世界杯,以前崇明當地的農民如果要看,只能騎車去鎮廣播站看,現在可以在家看了。預計年底達到兩萬家用戶,收支就能達到平衡。下一步將在崇明之外的其他兩個島——橫沙和長新也實現安裝,最后達到三島聯網,3年內做到16萬戶。
“現在是個敏感的時期,廣電部批準的試驗網將來有可能直接轉為正式牌照,標準6月份如果不出臺,雖然影響很大,但全國這么多的投資商可能再也等不下去了。”力合數字總裁馬飛虹認為。
“標準能否應用更重要。現在各行業都在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標準,但也有些標準制定出來后沒了多大用,讓人對自主標準的信心有些不夠。”對于6月可能將出的標準,上海高清數總裁助理王堯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