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了“嶺南”這個詞,實際上它的含義是一個開放的含義,我們想區別于其他的數字家庭,都有一些既定模式,我們這里說的是咱們一起共同創造一個數字家庭。政府的數字家庭計劃,政府做什么呢?政府實際上是把各式各樣的資源整合起來,換句話就是我一開始說的,我們是搭一個臺營造一個英雄用武之地,然后企業界們,還有研發機構,還有內容提供商,我們一起打造廣東的數字家庭,也可以說是嶺南特色的數字家庭,你可以理解為一個開放的數字家庭,或者說不斷的與時俱進的數字家庭模式。為什么用嶺南呢?我們回顧一下一百年來嶺南代表了什么?就代表了開放。
——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彭平副廳長對有“嶺南”特色的廣東數字家庭計劃的理解。
一直備受標準不統一之痛中國數字家庭,在廣東迎來了新的突破,“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嶺南式“廣東省數字家庭行動計劃”30日在佛山南海召開了啟動大會。在此計劃下,廣東將以南海作為試點,包容包括閃聯、e家佳、英特爾“歡悅”、AVS等數字家庭標準,建立“以有線電視網絡為主通道,數字電視為中心,實現3C融合在家庭”的數字家庭,并最終推廣至全省,甚至全國。
國內首次由政府、并由多個相關主管部門聯合發布的“廣東省數字家庭行動計劃”在去年在第七屆高交會上高調發布,此次啟動了試點城市之一:佛山市(南海)。網易科技了解到,除了佛山南海區約45萬戶家庭的綜合性試點以外,“廣東省數字家庭行動計劃”還將在廣州進行三個不同規模的試點:海珠區約20萬戶的普及化試點、大學城約3萬戶的高端用戶試點、典型小區的2萬戶試點。本次計劃是由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信息產業廳、省科學技術廳、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通信管理局和省南方傳媒集團共同主辦。英特爾、IBM、飛利浦、松下電器、閃聯、永新同方等多家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對廣東數字家庭行動計劃的支持,將積極參與南海試點,同時也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各自相關的關鍵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
廣電模式大勝 轉型運營商
一直以來,國內數字家庭都存在著“電視中心論”、“PC中心論”之爭,在傳輸主通道上也存在著有線電視網絡和電信網絡之爭,但這次有廣東省政府牽頭的數字家庭計劃,把“以有線電視網絡為主通道,數字電視為中心”這一說法提升到了計劃的核心思想,無疑一票否定了“PC中心論”甚至把電信網絡拒之門外。
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彭平副廳長在解釋為何廣東數字家庭要“以有線電視網絡為主通道,數字電視為中心”時表示,國家決定2008年全國要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中,結合數字電視行動計劃是一個必然的時機。依據我國的國情,電視機和計算機是一個10:1的概念,廣東省在98年就普及了電視,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有了電視機。有線電視的整體轉換提供了一個數字化的通道,而3C融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須是數字化的,不是數字化的就融合不了。
而數字家庭的提出,對廣電系統推廣數字電視也有著推動作用。實質進行南海數字家庭推進的佛山珠江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勇表示:“數字家庭計劃的實施對有線電視的整體轉換是一個非常好的促進,我們是前期先搞了數字電視的整體轉換,在全國走在前列,但是我們也感覺到在轉換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其中的困難就是感覺到我們給老百姓提供的服務是非常不夠的。”
前期通過單向機頂盒實現的數字化改在,僅僅提供標準清晰度的基本頻道、基本業務和付費業務,對用戶的拉動并不明顯,而未來在數字家庭計劃下,信息服務等更多的增值業務將被集成到數字電視上面。其外,陳勇透露,佛山市實現數字化平移光在機頂盒上面的投入就已經達到了70~80億,“我們花這么大的投資和成本,并不僅僅是考慮增加幾個頻道,而是要提供更多的服務。要把有線電視網絡的價值很好的挖掘出來。模擬電視時代已經不存在運營的概念,就是十幾塊錢的收視費,數字電視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把網絡資源充分的運用起來,數字家庭計劃可以說也為廣電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廣電引入增值業務理念
在轉型運營商的大環境下,數字家庭也為廣電系統帶來了增值業務的理念。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胡偉處長表示,隨著數字家庭計劃的實施以及將來的推廣,可能增值服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本身在前期互聯網、手機方面的增值服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但是作為在數字家庭里的增值服務,還有政策層面的障礙,還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以及內容提供方面的問題,畢竟以電視為中心的數字家庭跟互聯網等還是不同。
廣東省通訊管理局翟雪梅副處長則表示,以電視機為中心,和以電腦為中心,數字家庭應該說實現了不同的模式,由于他們是以不同的終端作為切入點,所以在業務特征上也有明顯的區別,包括面對的用戶群也有所不同。電視機的滲透率比電腦要高,相對來說擁有的客戶群就會更廣,但是老百姓是不是就選擇數字電視上的增值服務呢?還有待于在發展過程看看用什么樣的運營模式,以及怎樣引導用戶來使用。
拋開標準之爭
在國內的數字家庭發展歷程當中,各種標準共存的情況使得行業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狀態,各種行業標準各自為政,國家在政策方面還沒有明確的規范。對此,廣東發展改革委員會驕軍副處長承認,在一些標準制訂的方面,政府政策有一些滯后,“包括采用什么樣的標準,信道標準、信源標準,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了產業的發展。”但驕軍也表示,通過廣東數字家庭計劃,在省的層面上加快政策的推動。
根據廣東省六部委下發的通知,06年3月底前,由省質監局組織有關企業、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和專家學者成立廣東省數字家庭應用標準行業技術委員會,并力爭成為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負責組織起草制定廣東省數字家庭產品和服務的應用標準及發展標準化研究,參與起草并力爭主導有關數字家庭的國家、行業標準的研制,協助開展標準培訓教育工作。涉及與電信相關的地方技術標準、技術規范和規程的制定,由省通信管理局牽頭,以保障電信網絡安全和互聯互通。
據廣東省技術質量監督局龐大春副處長介紹,為保證標準之間的相互協調性,避免出現矛盾,委員會制訂廣東省數字家庭標準體系表,這個體系表對數字家庭書記涉及到的技術、產品、服務方方面面的標準做一個比較完善的處理。目前這個標準體系表的初稿已經出來了,由于爭議還比較大,另外涉及到重大的技術路線,但其制訂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整合現有技術標準的原則;第二,要能夠推動本省下一步的產業發展;第三,要把具有本省自主知識產權能夠融進去。
在廣東數字家庭計劃下,數字電視將最終連接電話、電腦,實現3C的融合,三網融合的趨勢也表現得非常明顯。廣東省通訊管理局翟雪梅副處長表示:“電信網、計算機網和電視網三網的融合,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數字家庭本身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無論是電信運營商,或者說是廣播電視運營商,他們都可以結合自己的優勢去豐富和數字家庭的解決手段。以電視為中心的數字家庭,在發展的過程中向三網融合的推進過程中,也應該適應行業的發展特點。”
“PC系”尋找新定位 英特爾“急轉彎”
面對“PC中心論”的落敗,推動數字家庭的“PC系”廠商在新的發展模式下也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作為數字家庭計劃當中的一員,英特爾也帶著其“歡悅”平臺加入到其中,在電視上升為數字家庭中心的情況下,英特爾也把“歡悅”平臺延伸到了電視機上面,現場展示了基于“歡悅”技術的智能電視。通過“歡悅”,電視依然可以實現與PC的聯通,并為家庭用戶提供更加高端的應用模式,在廣電內容還遠未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PC內容通過“歡悅”進入電視的過程也將不可阻擋地發生著。
英特爾數字家庭事業部亞太區經理的林村青在描述英特爾的新數字家庭戰略時表示,因為數字家庭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個很長遠的路。我們起初的策略,在應用方面我們是注重游戲方面以及家庭娛樂方面,接下來的過程我們也會陸續加入其他的應用,比如說醫療方面,或者說家庭保安、家庭控制等方面的一些應用方式。數字家庭實施方面我們會遇到很多方面的挑戰,在市場上有不同的用戶群,他們有不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消費能力,我們要根據這些用戶群劃分我們給他們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我們所提供的內容也要根據他們所需要的提供給他們,而且要給他們新的體驗。這些就是要跟我們的合作伙伴,不論是內容廠家,或者是家電廠家,大家都要一起合作。英特爾公司扮演的角色,我們負責提供芯片,負責提供家庭互通互聯的技術,以及平臺方面的提供。我們跟不同的廠家一起配合,將數字家庭完成實現。
PC陣營面向數字家庭市場推出的媒體中心電腦,一直以多功能為賣點,面向高端用戶,但在廣東數字家庭計劃剛剛啟動,普及依然是首要問題的情況下,高端用戶需求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培養。但無論從政府的觀點,還是廣電系統的發展模式,高端用戶培養都是必走之路,唯一的問題只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