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與中國質量協會在全國舉行大規模的“國家質量獎”評選活動,國際上最權威的品質管理“圣經”——“六西格瑪”管理模式,首次被列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之一。
似乎是為了呼應這一場行業最高級別的質量拷問,索尼、TCL、三星、松下等紛紛加大六西格瑪國際品質標準的執行力度,索尼、松下以及TCL也紛紛透露,最近推出和將在下半年推出的液晶電視系列,都是實施“六西格瑪”品質管理的新作;三星公司也在最近宣稱,將在自己的體系之中,逐步“淘汰”沒有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供貨商。這場“六西格瑪”旋風能否成為彩電業市場競爭的一個轉折點,令人期待。
六西格瑪:平板行業的國際通行證?
“六西格瑪”在統計學的含義指“標準差”,它要求產品的質量水平達到每百萬機會中只有3.4個缺陷(3.4PPM),即產品合格率達到99.9997%,六西格瑪管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摩托羅拉公司率先提出,并經美國通用電器發揚光大,成為進入世界500強必不可少的管理“圣經”,目前的全球500強,無一例外都實施六西格瑪。
正在開展“全國優秀六西格瑪項目評選活動”的全國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工作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六西格瑪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500強的通行證,陷入降價怪圈的中國平板彩電尤其需要這樣的國際品質通行證,索尼、TCL、三星、松下為首的國際彩電巨頭正借六西格瑪管理創新拒絕價格戰。據了解,在國內企業中,目前TCL已首家獲得了國家信息產業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授予的六西格瑪技術認證單位資格,部分彩電企業正在積極認證之中。
可喜轉折:品質戰回歸理性競爭
據了解,上世紀末曾經面臨破產的三星電子,一引進六西格瑪管理后就立即起死回生,摩托羅拉一個倒閉的電視機廠被松下收購后,松下在人員與設備均不變的條件下僅憑六西格瑪管理的輸入也柳暗花明。全國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工作委員會委員盧廣文認為,這些案例同時說明,企業的突圍主要靠品質的提升而非價格戰。現在,國際巨頭爭相上演平板電視“品質戰”,拒絕“價格戰”,這是整個彩電業今年以來的一個可喜轉折。
盧廣文還對記者稱:六西格瑪品質管理貴在堅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索尼、三星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都是堅持者之一;TCL導入項目4年來,投入千萬元,目前為止已經產生了實際財務收益3億元以上,潛在的效益更達數十億之多,現在其液晶彩電項目實施六西格瑪后的是其電視生產線波峰焊與遙控器等部分,總共還獲得了十多項國家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