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決不放棄42寸的市場
對于外面傳得沸沸揚揚的“等離子電視要等離子陣營放棄了42英寸的陣營,進入了50英寸”的輿論, 其實事實并非如此,等離子42寸已經進入了紅海(紅海戰略主要是在已有已知的市場空間競爭,在這里你相對于你對手是成本比他低,還是比他更加可以達到差異化的戰略兩者取其一,游戲規則已經定好的),因為第一,等離子已經加強宣傳。第二,等離子成本減小,42寸的等離子已經有很強的產品競爭力,最近液晶價格下降很厲害,因此進入紅海,大屏幕大部分還是在42英寸之內,所以等離子還是以42英寸為主做,等離子是不會放棄42寸的市場的。
結論:給消費者的話“市場本來沒紛爭”
一個市場一定要有差異化,比如做等離子的,也不見得液晶不好,或者做等離子的,也不見得等離子就好。因為在技術上兩者互有長短,短期內必定是各得其所,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如果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那么市場就太平淡了。比如松下、日立做小屏幕液晶的同時也在做大屏幕等離子,夏普就是液晶,索尼現在以液晶為主,三洋既有等離子,又有LCD。這些都沒有沖突的,一個企業有強大的資金后盾,有核心技術,它就可以做到兩者兼備,企業應該多元化,這樣才能使市場有更好的發展。隨著整個顯示技術越來越多, CRD、背投、危險電視、等離子,以及馬上要出來的SED、FED等會越來越多地出現,但是在短期內,十年、幾十年,任何一個顯示技術想完全取代另一個顯示技術是不現實的。將來是顯示產品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在大屏幕的收看電視的產品,也是液晶和等離子并存,但以等離子為主,小尺寸的主要是液晶和CRD并存的局面。最后給消費者的一句是:市場本來沒紛爭,產品并不是廠家決定的,而是消費者決定的,液晶彩電和等離子彩電都自己的特點,消費者消費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與需求而購買,切勿跟一時之風,把不合適自己的電視搬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