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沒有哪一個領域象消費類電子一樣如此引人矚目,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廠商產品光艷奪目、市場需求紅紅火火,產業的逢勃發展吸引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優秀廠商加入到不斷狀大的供應商隊伍中。
市場需求的興起也給上游元器件供應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模擬器件、可編程邏輯器件,液晶面板、分立元器件等這些關鍵零組件供應商也源源不斷的加入到消費電子的“淘金”之列。“互動創造新需求”,本專輯特對各類消費電子市場發展狀況以及產業鏈上中下游供應商進行了盤點和分析,以期方便讀者對消費類電子產業有一個有全景式的立體了解。
平板電視市場爆發式增長
慧聰網行業研究院
2005年中國電視機產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產業格局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CRT電視在一級市場受到嚴重擠壓,平板電視消費市場由孕育期步入放量增長期。憑借高清晰度、寬屏、超薄等諸多優勢,平板電視正成為彩電市場消費的時尚潮流。平板電視取代傳統的CRT電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平板電視市場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競爭者的增加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行業發展由導入期轉向快速增長期,市場競爭由單一價格競爭轉向全面競爭。
平板電視銷量激增,成家電業增幅最大種類產品。2005年中國大陸平板電視總銷量為185萬臺,與04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高達397%,為近幾年家電產品增幅最大種類;2005年度LCD、PDP銷售量占有率為16.7%,其中LCD市場占有率為11.9%,PDP市場占有率為4.8%,值得注意的是,2005上半年,LCD、PDP銷售量占有率在同等范圍內為11.69%,說明2005年下半年在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共同努力下,重點城市市場消費潛力開始逐步釋放。
價格下滑快,促進平板電視普及。2005年,我國高端彩電市場液晶價格下降幅度最大,降幅接近50%。其降價原因主要是液晶屏的制造技術提升和擴產。
2005年開始,平板電視降價之風越刮越猛,尤其是國內品牌,大有要將平板電視“從貴族變成平民”之勢。且價格“屠刀”已經從32英寸平板砍向更大尺寸。包括海爾、海信、創維、TCL、長虹、康佳、廈華等國內彩電巨頭均紛紛在平板上大做文章,最高降價幅度都超過了20%有的甚至達到40%。從此次降價潮可以看出,平板彩電2006年爭奪的焦點都停留在37英寸、40英寸、42英寸的液晶上也是在2005年,國產品牌打了個“翻身仗”,市場份額開始超過外資品牌,以海信、廈華為首的平板電視企業依靠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快速的市場反應,在這場平板電視品牌份額之爭中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到2005年底,國內品牌市場銷售比重初步形成“二八”格局。2005年平板電視市場中零售份額比例排名情況(表1)中看出,在LCD-TV領域,國產品牌有卓越的表現,而在PDP-TV領域中,國產品牌卻稍顯遜色。
2006年將迎來平板電視市場爆發式增長。
預計2006年平板電視市場規模將接近450萬臺,其中液晶電視需求規模將接近300萬臺,而等離子電視的需求將在100萬臺的規模。
2006年,隨著上游產業持續競爭,將繼續給下游彩電制造企業的產品價格帶來一定的降價空間,但目前市場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上游資源相對還比較緊張,未來,市場中平板電視價格將有限度下降,降幅空間縮小,并且價格下降速度放緩,規模效應將是支撐制造企業利潤的基石。預期中國平板電視與CRT彩電市場規模價值比將接近1:1,國內平板電視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品質與規模競爭階段,最后成為平板電視強勢企業的應該是那些在產業鏈中綜合競爭實力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