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平板電視銷售211萬臺,其中液晶115萬臺,等離子電視只有46萬臺。昨天(06年7月18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中國電子商會等聯合推出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超薄CRT和液晶電視的雙重夾擊下,等離子在中國陷入了困境。
商品產能的升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市場的銷售情況。信息產業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我國液晶電視產量為243.5萬臺,同比增長161.5%,已經占到同期全部彩電產量3442.4萬臺的1/14左右,遠遠高于去年1/37左右的比例。而等離子電視的產量僅為21.8萬臺,同比下滑24.7%。
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黃濤認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游液晶面板廠家大量擴產,不但拉低了產品成本,也使得國內家電企業紛紛加入液晶陣營,最終在價格與營銷上主導了中國市場。
不久前,40英寸液晶電視跌破萬元大關,其價格也首次低于42英寸等離子產品。無疑,由40英寸液晶電視引發的“價格雪崩”,將使尺寸相近的42英寸等離子苦不堪言。而一旦銷售占現有等離子大屏幕產品96%的42英寸等離子最終敗下陣來,等離子在中國市場全面潰敗也就為時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