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降幅達到5000元,平板電視價格下降速度之快讓消費者瞠目結舌。在去年剛買了液晶電視的消費者慨嘆平板電視貶值速度過快的同時,打算選購平板電視的消費者又在持幣觀望。
近日,記者在哈市各大家電賣場走訪時看到,等離子、液晶電視大幅降價,國產42英寸等離子已經降至萬元左右,37英寸液晶降至8000元,32英寸液晶電視則跌破6000元大關。準備9月份結婚的王先生23日花5999元剛買了一臺32英寸液晶電視,而這款電視在一個月前還是6999元。在王先生慶幸自己晚出手得到實惠的同時,去年9月份結婚的李先生則只能眼看著去年花費萬元購買的32英寸液晶電視一天天貶值,一年間從萬元降至不到6000元,降幅高達四千元,而此時準備選購平板電視的不少市民看到不斷降價的趨勢,選擇了持幣待購。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準備將家里看了十多年的CRT電視更新換代,但眼看著一個月就有1000元降幅的空間,他還準備再等等看,因為“十一”期間應該還會有更大的優惠。抱有劉先生這種觀望態度的市民不在少數,大多數準備選購新電視的消費者都在等待進一步降價。
據國美黑天鵝家電商場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平板電視在彩電市場中的份額已經從兩年前的不足20%升至50%以上,而液晶電視占據了平板電視的主流地位,背投、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份額開始逐漸縮小。其中32英寸、37英寸液晶電視銷量最大,現在國產品牌37英寸液晶電視均已降至萬元以下,而32英寸更是跌破了6000元大關,已經突破了消費者的心理價位,因此今年國產液晶電視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了一個突破式增長。據分析,導致液晶電視大幅降價的主要原因是液晶屏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國內生產企業紛紛上馬,液晶面板產量過剩,而液晶面板成本是液晶電視價格的主要組成部分,從而導致液晶電視的終端售價不斷下降。而等離子電視受液晶電視大幅降價沖擊也不得不壓低價格爭奪市場份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有些國產品牌42英寸等離子電視也已降至萬元左右,但與液晶電視相比,同樣價位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銷量仍然超不過37英寸液晶電視。很多消費者都認為等離子電視無論從能耗上還是清晰度上都不如液晶電視,而且尺寸選擇空間小,而液晶電視的尺寸多,可選空間就大了很多。有不少家庭都選購兩臺液晶電視,37英寸和20英寸一大一小,放在客廳和臥室,不僅解決了搶頻道的矛盾,還滿足了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