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微顯背投也被稱為MD(MicroDisplay)是由液晶背投和DLP背投、LCOS背投組成。是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新型背投技術,有別于CRT 背投,微顯背投技術從成像原理上實現了像素平面分布,而且從結構上也可以向平面方向發展微顯總統制具有亮度高、清晰度高、功耗低、壽命長、輕薄、屏幕尺寸大等特點,因此業界將微顯背投產品收歸平板電視范疇。
國內外市場兩重天,等離子遭冷遇
在國際市場風光無限的等離子電視機,在國內市場上實實在在的被液晶電視機“痛扁”了一頓。液晶電視機憑借著五一節、世界杯以及暑期促銷這一連串的市場攻勢,在國內電視機市場攻城掠地,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和中國電子商會家電課題組聯合推出的《2006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研究報告》中顯示,在2006年前6個月的平板電視機市場中,等離子電視機的銷售呈明顯下降的趨勢,市場占有率還不到液晶電視的七分之一。
等離子電視機在國內的銷售表現讓人難以相信它是全球平板電視機市場中的領軍者。在國內的各大賣場,平板電視機的銷售人員往往會給我們推薦液晶電視機產品,對等離子電視機的評價總是價格貴、分辨率低、技術過時、性價比不高等等,在各種媒體的評測當中也多是等離子電視機不如液晶電視機的結論。眾口爍金,于是消費者也言必液晶電視機,等離子電視機在口口相傳中成為了價格昂貴的過時品……
據賽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日韓廠商在中國等離子電視機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0%以上,國產五大品牌才占有12%的份額。失去了國產品牌的支持,等離子電視機在中國市場持續下滑。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說到:“從平板電視機上游產業來看,目前全球成規模的等離子面板生產廠商只有5家,而主要給國內廠商供貨的僅有兩三家。在全球需求旺季,等離子面板的貨源遠沒有液晶面板充足,國內等離子生產企業存在拿不到貨的尷尬,導致我國彩電整機廠商投資等離子的風險加大。”這種情況對于國內的整機生產商來說無疑于被人卡著脖子,隨時有斷糧的可能,而且整機能擠出的利潤空間也不足以讓人冒險,廠商當然選擇與等離子電視機分手,紛紛投入液晶懷抱。大量液晶電視機項目上馬,為擠壓出最大的市場空間,在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中,國產企業不謀而合,共同為唱衰等離子電視機而擊節高歌。同時大量產品上市,相互之間熟悉的價格戰迅速展開,盼著等離子電視機降價已經盼得眼睛發直的用戶們在液晶電視機的降價沖擊中紛紛變節,等離子電視機在國內市場的潰敗由此開始。
調整產品價格,等離子意欲反擊
在各大電器賣場轉一圈不難發現,銷售人員總是會向我們推薦萬元以下的平板電視機,特別是七八千元的液晶電視機更是力推的對象。很顯然,萬元以下的平板電視市場是目前國內消費的主力。跌破萬元大關,價格在七八千元的平板電視機是受到普通消費者熱烈追捧的產品。
液晶電視機從兩年前的20英寸、26英寸,到后來的30英寸、32英寸,始終都有五六千元級的產品在沖鋒陷陣。而現在37英寸、40英寸大屏幕液晶電視機也紛紛跌破萬元大關,不斷沖擊消費者的心理底線。反觀42英寸等離子電視機,雖然從兩年前兩三萬元的價格跌至現在的萬元左右,但一直都沒有真正降到八千元以下這個國內消費者的理想價位。任何產品都不能無視價格對消費者的影響,因此“等離子電視窮途末路”的說法除了國內一些企業的市場策略,以及輿論以偏概全的宣傳誤導了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機的認識,不可否認的是,等離子電視機昂貴的價格確確實實造成了很多用戶的倒戈。
權威調查機構Display的數據顯示,今年等離子電視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10億美元(1100萬臺),同比增長39%,在全球平板電視機市場上依然會是中堅力量。在國內,被液晶電視機一輪瘋狂沖擊之后,等離子陣營再也坐不住了。6月29日,主要等離子陣營廠商在北京召開了“2006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與技術趨勢論壇”,決定將大規模擴產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通過擴產等方法,使等離子面板價格下降,等離子電視整機的價格有望在一年內再降15%。目前已經有海信、創維等國產等離子電視機品牌直闖萬元大關,離8000元的競爭最前線已經不遠。根據以往的市場表現,2005年初,42英寸VGA等離子面板跌進900美元,促使這一尺寸市場實現了快速增長,而2006年初40英寸液晶電視跌進900美元,其迅速的市場崛起也是有目共睹。賽諾市場研究公司預測,50英寸的等離子面板價格在今年年底將跌至900美元左右,這是大尺寸等離子市場將明顯擴大的信號。等離子電視機產品已不愿再在沉默中割地,液晶和等離子真正的市場角力就要展開了。
掃清迷霧,等離子技術有多過時?
一個朋友問另一個朋友,等離子真的不如液晶電視機?回答是,去對比一下兩者的分辨率就知道了,沒得比。
比一比,得到的結果是同等尺寸的液晶電視機在分辨率上通常優于等離子電視機。在國家高清標準出臺后,一大批迎合該標準推出的液晶電視機更是借此打壓還以480p為主流的等離子電視機。在大尺寸產品上,則是打出“1080p全高清”的口號,全面壓制720p為主流的等離子電視機。看上去,等離子電視機全線落后了。
但是分辨率并不是評判電視機好壞的惟一標準,畢竟我們需要的是一臺電視機而不是顯示器。一不小心又犯了以點代面的錯誤,評價一款電視機,要從它的色彩、對比度、動態影像等多方面考慮,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大量不客觀的宣傳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機的正確認識,因此還等離子電視技術一個清白也成了2006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與技術趨勢論壇的一個重要論題。液晶電視機分辨率高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通過電視機收看的不是圖片,而是不斷運動的圖像。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一部電視機最重要的應該是在動態圖像上保持很高的水平,如今液晶面板雖然已經將響應速度提高的4毫秒,但還是不能與微秒級響應速度的等離子面板相提并論。由于工作原理不同,等離子電視機在性能上有許多先天的優勢,比如在160°左右的大視角觀看時不會有偏色現象,屏幕顯示對比度高,圖像層次感強,色彩鮮艷、明亮、柔和、自然,色域覆蓋率大,色彩還原特性好,而且全屏亮度均勻。這些都是液晶電視機現在存在的問題。當一臺液晶電視機和一臺等離子電視機放在一起比較時,這種差異就會很明顯。如此之多的優點,而且每一項都直刺液晶電視機的軟肋,何以會成為一種過時的技術?
從技術上來說,等離子電視機根本不是什么過時的東西,反而是一種有很多優勢的技術。如果一定要拿分辨率說事,那我們也看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720線以上的產品投入市場以滿足追求高清電視需求的人。
在寬屏電視機上看普通電視節目,要么拉伸畫面,要么讓屏幕留出黑邊。這不是電視機的問題,而是電視節目還沒有實現寬屏制作。因此電視機要與節目源匹配,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等離子未死,堅守大尺寸陣地
消費者在瘋狂的追捧液晶電視機后,經歷了高清世界杯的熱潮,很多人開始反問,液晶電視機與等離子電視機到底誰更好?為高分辨率而付出高代價是否值得?相關的討論出現在了很多網站、論壇里。1080p目前實用性差,片源跟不上;液晶看普通電視節目效果不理想;等離子電視機降價后性價比顯現優勢……一些呼喊正確認識高清電視機的聲音日漸增加。原來,等離子電視機不是那么過時,液晶電視機也并不是完美得無可挑替。
長虹集團的吳定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等離子電視機與液晶電視機各有優勢:PDP電視的屏幕可以做得很大,因此在大屏幕顯示(40英寸及以上)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而LCD屏幕可大可小,應用范圍非常廣,既可以用做手機顯示屏,又可以用做電視顯示屏。在電視方面,LCD的優勢真正來說是在40英寸以下。”由于技術瓶頸,液晶面板在切割40英寸以上大尺寸產品時,良品率很低,再加上這樣大尺寸的電視機產品,在顯示控制等方面也具有很大難度,因此,市場上現有的大尺寸液晶電視機產品,它們的價格都比同等尺寸的等離子電視機更貴。同樣是出于本身核心技術的原因,等離子電視機在42英寸以下的尺寸上顯得沒有優勢,在大尺寸產品上卻得心應手。在大尺寸產品上,屏幕分辨率和價格對等離子電視機而言就不是問題了。
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等離子電視機和液晶電視機以40英寸為分界點,兩種產品分別占據了比較明顯的優勢。而且兩者都在對方的領域開展著戰斗,等離子42英寸左右的產品已經在降價,而且符合國家高清標準的720線產品正在完成對480線產品的替換,而液晶電視機也在不斷挑戰大尺寸產品,制造工藝在不斷改善。可以說競爭會十分激烈,但等離子電視機還遠遠沒到被淘汰出局的地步。
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家電論壇中,關于等離子電視機固有缺陷的用戶調查中,可以看到等離子電視機在移動畫面、畫面拖尾方面都很令人滿意。
資料:韓國顯示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Bank 發布的2006年全球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等離子屏方面,第一季度交付的40英寸屏占據總交付數的78.8%,成為主流尺寸,30英寸等離子屏占據5.2%,與此同時,50英寸屏的比例陡增達15.2%。在清晰度方面,標清等離子屏的比例下降了13.9個百分點,達到35.8%,而高清等離子屏在全部交付量中占據64.2%。等離子廠商推符合我國高清標準的720線以上的產品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