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企業(yè)也許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事實注定只有一個。
現在,已經沒有人懷疑未來的平板電視,一定“以液晶為主,以等離子為輔”,如果哪個企業(yè)說它“不信這個邪”,試圖挑戰(zhàn)這一法則,它得到的將不僅僅是被廣泛的質疑,更有企業(yè)發(fā)展面臨巨大的風險。
顯然,在平板電視產業(yè)布局上,長虹正在扮演這個“不信邪”的角色。當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在“液晶”和“平板”之間劃等號的時候,長虹的選擇,讓它一邊面對等離子電視的“邊緣化”現實,一邊面對消費者觀念挑戰(zhàn)。
這,正是人們?yōu)殚L虹所擔心的。
如果撇開平板電視不說,2006年的長虹,表現還是不錯。這一年,長虹企業(yè)改革持續(xù)深化,現代企業(yè)管理制度進一步成熟;在產業(yè)布局上,電視產業(yè)領先地位得到鞏固,通訊和白電產品地位有加強跡象;品牌形象也有很大改觀,過去那個“土得掉渣”的長虹正在漸行漸遠,充滿朝氣的新銳長虹正在向人們走來。
但是,人們剛剛放松的心情,卻因為長虹決意進入等離子屏制造領域而再度緊張起來。
因此,在全球等離子不敵液晶,等離子陣營紛紛倒戈液晶的時候,長虹的行為,怎么看都象逆勢而動,象“一個人的戰(zhàn)爭”。
那么,長虹為什么決意冒此風險呢?
也許,我們能從長虹這幾年走過的路尋找到部分答案。當年,長虹冒著“背水一投”的質疑進入背投領域獲得成功,旋即于2002年鋌而走險大舉進入美國市場,結果導致2004年中國彩電企業(yè)被大面積反傾銷。一意孤行,幾乎成了長虹的性格。
我們只能這樣解釋:在長虹的意識里,“別人不做的我做,雖然市場可能小點,但是吃到嘴里的不見得少”。
這里再說說2007年中國平板電視利潤預期。
有人問我:你怎么看2006年中國平板電視行業(yè)?我的回答是:大格局基本未變。
你看,中國平板電視產業(yè)長期受制于“技術”與“產業(yè)鏈”的狀況,在2006年基本沒有什么改變,技術沒有獲得實質性突破,面板和核心模組還要靠進口。2006年的中國彩電業(yè),實際上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繼續(xù)大打價格戰(zhàn),這一年平板電視降價高達35%;一件是終于認識到工業(yè)設計的重要性,紛紛尋求設計突圍,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前者對架構中國彩電企業(yè)核心競爭力有害無益;后者有所裨益卻關系不大。那么,我的問題是:既然2006年如此狀況不等實現盈利,憑什么2007年就能?
所以,我的預測是:2007年,中國彩電企業(yè)有可能持續(xù)虧損。不僅如此,隨著外資品牌市場突圍力度越來越大,外資品牌市場份額有可能在這一年逼近本土品牌,從而使本土品牌的優(yōu)勢地位被進一步削弱。
我還預測:2007年中國平板電視降價幅度應該在20—25%之間。也就是說,這一年平板電視價格還會較大幅度地下降,雖然和2006年相比會稍稍弱一點。這一年,中國彩電企業(yè)面板受制于人的局面也不會發(fā)生改變。
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彩電企業(yè)還要在2007年過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