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主打液晶
在10月24日,日本橫濱開幕的“FPD International 2007”展會上,日立公司隆重展示了基于液晶顯示技術的,包括大尺寸產品在內的平板電視新產品。而在此之前,日立一直是等離子技術的忠實擁護者。業界認為日立目前的產品策略已經從液晶、等離子并重向液晶方向傾斜。這或將意味著等離子陣營最后的堡壘:日立、松下集團開始分道揚鑣。
在“FPD International 2007”展會前期,日立高調發布了一系列液晶電視領域的新突破。包括厚度僅有1.9厘米的32英寸液晶電視。該款產品是目前最薄的液晶電視產品之一。其實現薄型化的關鍵因素是將信號處理等電路板收藏于底座里面,而不是通常的液晶電視背部,籍此該款產品實現了業界最薄的記錄。該產品預期于09年量產。
日立另一款印證了日立在液晶技術上的積累的產品是日立與松下、東芝合資的IPS Alpha Technology液晶面板生產線試制的全高清32英寸面板。新的全高清面板還包括37英寸產品。新產品除了提高分辨率外,耗電量也得到更好控制。如32英寸高清的功耗僅有56W,37英寸為84W,較原有產品節約三分之一以上的電能。而32英寸全高清產品的功率也僅有105W(背照燈耗電量)。該系列產品將在08年量產。
同時日立宣布即將上市三款超薄電視產品。該系列產品顯示部分厚度僅為35mm(此前日立同類產品的記錄是100 mm),被稱為 Wooo UT系列。將于2007年12月中旬上市32英寸1366×768像素產品2008年2月上旬上市37英寸1920×1080像素產品,2008年4月上旬上市42英寸1920×1080像素產品。
與日立大量展示液晶技術和液晶產品的突破不同的是,日立等離子項目卻傳來停產的“噩耗”。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立公司于近日宣布,將停止其一家子公司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運轉。伴隨這次停產,該公司將產生約150億日元(約合1.3億美元)的特別損失。該條生產線是日立與富士通合資的工廠,始于2001年投產,主要生產37英寸等離子電視用面板。
雖然日立給出的生產線停產理由是“為了更好的在日立去年10月投入運轉的最新生產線上推進集約化生產和提高運營效率”。但是業界認為,該條生產線的投產與日立將等離子產品的尺寸線向42英寸及其以上調整有更為緊密的關系。同時該條生產線生產的37英寸等離子平板電視不能實現全高清化,而日立自身的37英寸液晶已經基本實現全高清化,32英寸全高清產品也將在08年問世,這使得該條等離子生產線的產品嚴重缺乏競爭力,這也是該條生產線面臨關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