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03年之前,市場與技術準備。市場需求還未喚起,產品銷售基本為外資品牌,液晶電視產品還不成熟,家庭需求主要以等離子電視為主,國內彩電企業處于技術研發積累期。
②2003年—2004年,平板電視需求市場起步發展,年需求突破60萬臺。平板電視銷售規模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小尺寸液晶電視產品的推廣,2004年上半年,市場以外資品牌為主,2004年下半年,國產品牌平板電視借助產品制造成本比較優勢,依靠產品高性價比,逐漸拉近與外資品牌的差距。
③2005年—2006年,外資品牌保持高價位姿態,國產品牌利用產品高性價比,市場份額快速擴張。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形成國產品牌全面領跑的格局。2006年末,外資品牌變換營銷策略,市場份額迅速回升,中外品牌在爭奪市場份額上形成了相互抗衡的局面。
④2007年,中外品牌的平板電視競爭進一步升級,平板電視產品價值提升,致力綜合競爭力打造。外資品牌在大城市大連鎖賣場取得顯著的業績增長,但國產品牌在二三級市場具有較強的優勢,從全國市場來看,國產品牌仍以70%份額占據消費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