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isplaySearch公布的10月份面板市場價格分析來看,進入2007年下半年,仍在漲價的只是處于中小尺寸的面板價格。32英寸及以下用于液晶電視的面板尺寸價格仍然在漲,其中20英寸及26英寸的漲幅已經不大,表現凌厲的依然是32英寸面板。而自37英寸向上的大尺寸面板,不但沒有漲價,甚至出現了價格下降的趨勢(如下表)。
LCD電視面板10月價格 【數據來源:DisplaySearch】
這也體現出液晶面板市場的供需狀況。從需求一方來看,整機市場液晶電視32英寸無疑是目前最熱賣機型之一,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需求量就增長了近90%。按照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預測,今年中國液晶電視的產量可達到4000萬臺,其中國內需求在770萬臺左右。下游整機廠商,主力的液晶電視品牌均針對年終的消費旺季主攻32英寸液晶電視,而今年“十一”外資品牌通過低價優勢取得黃金周勝利,也促使國產品牌比往年提前一月備戰春節,市場需求量增加。
各代生產線切割面板(紅色為優選最經濟分割尺寸)
【數據資料來源:互聯網】
【補充說明:目前全球共有一條8代線(夏普),2條7.5代線(LPL-LG.PhilipsLCD,奇美);2條7代線(均為三星,其中一條為三星控股和SONY合資的S-LCD擁有)、6條6代線(夏普、LPL、友達、廣輝、華映各一條,奇美一條5.5代線)在生產】
而供應一方,現在生產32英寸液晶電視一般都用5.5代線或者6代線,生產32寸以上液晶電視一般都是6代線以上,液晶面板廠商虧損后新投資的重點都放在7代以上的生產線上,LG-飛利浦就曾在7月宣布停止上馬5.5代線的計劃,轉而投資7.5代線。而上游仍有5.5代線和6代線的面板生產廠商也有將部分產能轉移到電腦液晶屏幕的生產上,面板企業的如此舉動造成了原來的5代、6代線供不應求,32英寸面板短缺問題難以解決。雖然目前夏普、三星、LG—飛利浦以及臺灣的友達、奇美等均有用7代線、7.5代線或8代線生產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計劃,但由于2008年6代線的產能并無多大增幅,因此明年32英寸仍舊會維持供給吃緊。
而6代以上生產線投資量產,使40英寸以上面板的供應緊缺情況得以緩解,所以大尺寸面板價格甚至出現下降趨勢。
DisplaySearch對此的解釋是,32英寸方面,由于需求強勁但來自6代工廠的面板供應有限,32"W面板供應依然不足。電視品牌廠商采購計劃強勁,預計到10/11月達到峰值。到12月份在7.5代和8代廠開始將產能轉向支持32"W面板之前,供應的情況難以改善。37英寸方面,第5代工廠增長乏力,導致更多第6代工廠的產能被轉為生產筆記本電腦面板。一些面板制造商正在進行這種轉變,這將進一步擠壓37"面板供應。42及46英寸面板的整體需求都在快速增加,總體上預計11月份46"FHD面板價格保持穩定,47"FHD的價格下降幅度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