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大屏幕平板電視,價格便宜的功能單一,性能上缺乏“亮點”;而有些產品雖然帶有多項高技術含量的新功能新概念,但價格高出數千甚至上萬元,再加上個別促銷員“云山霧罩”地宣傳講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不知道如何選擇一臺平板電視才算是物有所值。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大多數品牌的平板電視產品都有各種各樣的高科技新概念、新功能,但其中的含金量卻大有不同。有的產品標榜的不過是“雞肋”型可有可無的功能,有些甚至根本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以某品牌的一款“高清晰”產品為例,打出“超級響應速度”技術概念,但在實際的數據上究竟能達到多少并沒有明示。仔細查看數據后不難發現,所謂的“超級響應速度”實際上與其他普通產品的“8毫秒響應速度”并無區別,而消費者選購時如果只聽促銷員的介紹,很容易產生誤解。
還有一些品牌在高端產品上配備全套的“數字化”接口,但在實際使用中,絕大多數接口都會閑置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所謂的“專業”接口,那么需要額外花錢配上專用線纜不說,在觀看電視節目或普通DVD影碟時,畫面效果也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改善。
個別高價產品的高科技概念含有“水分”,那么是不是便宜的就一定“貨真價實”呢?多家平板電視廠商的技術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市場上的一些超低價產品,并非都是真正的實惠。例如一些低端型號的平板電視,價格非常便宜,但是由于采用了廉價的甚至是淘汰的面板技術、背光技術,電視的顯示畫面效果明顯不如其他主流產品,在一些主要功能上也顯得不盡如人意;還有一些小屏幕的平板電視,價格也很便宜,但極低的分辨率無論是看電視節目還是看影碟,效果都很差。
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這些都屬于價廉而物不美的產品。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有些平板電視雖然尺寸和型號上不過時,但由于是長時間開機展示的樣品,屏幕亮度、對比度以及產品外觀都有很大的缺陷,這樣的產品即使價格便宜,也很難稱得上有多大的實惠。
高端產品價格虛高,便宜的性能上又有所不足,消費者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產品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呢?記者采訪的家電行業人士和部分大型家電連鎖賣場的專業人員給出了建議。首先,消費者購買前有必要初步了解一下平板電視分辨率、亮度、對比度等幾項主要指標的含義,然后再對照考慮自己購買平板電視的主要用途,最后再根據實際的需求選擇適當的機型,不要盲目地追求高端產品或一味地貪圖便宜。
例如對于普通家庭應用而言,在高分辨率上多花錢就不太值得,因為無論是目前的數字電視信號還是DVD影碟信號,都達不到“高清”的標準,買了高分辨率,也很少有“用武之地”;再如家中已經購買了帶有功放的家庭影院的話,就沒有必要在平板電視的音響效果上多花錢了,因為再好的電視音響也很難超越真正家庭影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