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價值戰”無疑是兩條水火不容的“道”。中國文化講究“道”的存在:無論它是指“道路途徑”、“道義道理”還是指自然世界的“萬物規律”,重要的是要選對“道”,要順“道”而行,不要逆“道”背天。
專家指出,長期的價格戰不會有利于產業的發展,更不會有利于消費者的價值。如果企業將核心競爭力放在“價格上”,那么市場必將充斥大量為了價格而犧牲價值和品質的產品。消費者都買了這些產品,表面上是撿了便宜,實際上則是吃了大虧。不用說產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持續貶值,更不用說產品使用,劣質品質可能到來如觸電、火災的隱患,單單是產品維修的麻煩已經可以給廣大消費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時也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而長期的價格戰則必然損害品牌形象。有句古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哪怕僅僅是少部分產品的質量問題,也足以引起消費者對整個品牌品質的恐慌。而對于企業的品牌價值,這種恐慌就像肆虐的瘟疫一樣可怕。
正是出于社會責任感的存在和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TCL等品牌才在洋品牌高舉價格屠刀的時候堅定的堅持價值戰的策略。價值戰也不等于不降價。業內專家指出,國內品牌彩電企業往往在出現技術進步,或者是上游資源價格調整,進而導致成本下降的第一時間先于洋品牌做出價格調整。這種價格的下降恰恰是國內品牌不追求市場暴利,還價值于普通消費者的最直接表現。
在國內彩電市場,國內品牌一直是中流砥柱。TCL對市場的理解更多的集中在企業的社會責任,而不是“短期的利潤”。企業與社會共生的良好理念正成為TCL企業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表現在具體產品上則是優秀的品質、完善和超越行標的售后以及健康的價格體系。這是TCL對市場競爭的“道”的認識:精業于道,鑄就金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