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上兵伐謀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劉步塵日前更是明確表示,“在等離子如此不利形勢下,長虹逆勢進入等離子面板制造領域,就顯得格外輕率而非理性。”
著名家電產業觀察家、帕勒咨詢機構董事羅清啟也認為,“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決定。液晶市場競爭激烈,說明它有前途,等離子雖然做的人很少,但是當你剛剛起步時,別人卻已經可以在商業化上達到極致,一旦跟不上的話,就會很輕易地被擊倒。”
面對市場上對長虹投資等離子的一片反對聲,上海市信息家電行業協會王長菘卻認為此舉很英明,“協會也是支持的,畢竟在大屏幕市場,液晶沒有辦法取代PDP。”在其看來,近期內PDP可能會被淘汰的說法不成立,要看社會的發展。“由于性價比高,在42英寸以下小屏幕市場里液晶電視占絕對優勢,而在42英寸以上市場,PDP的優勢則較為顯現,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雞肋”產品?
“索尼公司現在市面上等離子電視已經全部是2006年前的存貨,我們已經不推薦顧客購買等離子電視,而是推薦液晶電視。”南京索尼電視銷售商陳先生對江蘇商報表示,“等離子電視的時代已經過去。”
據其透露,夏普、三星、日立等大的等離子的品牌,如今都已經悄悄地撤離了。還有幾家在生產的,其產量也在不斷地下降。
市場份額的迅速流失,讓一些家電廠家紛紛棄等離子轉投液晶。
三大劣勢
“創維公司在2005年到2006年期間,一持密切關注國內平板電視市場,也曾做了一些嘗試。分析后決定,創維2007年走液晶電視的路線。”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經營總部銷售顧問馮先生告訴江蘇商報。
馮先生表示,首先,等離子電視的耗電量比液晶電視要大。等離子電視是主動發光的,這樣對于電力的消耗相對液晶是要多大,這樣產生的熱量也比較多,引發的連鎖消耗跟液晶相比也是要多一些的。
其次,等離子電視的42英寸以下的電視屏的成本跟42英寸的成本相同,因此廠家不得不把最小的等離子電視的規格放在42英寸。
“這樣的規格在中國市場并不會得到很高的購買率。”馮先生稱,一般42英寸的等離子電視的最佳的觀看距離都要在1.7m以上,這樣對于擺放電視機的房間的要求就過高,“而液晶電視機能大能小,十分方便,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購買。”
記者在商場中看見,液晶的電視機有29英寸的,也有47英寸甚至更大的。
再者,關于輻射問題。馮先生告訴記者,任何一款電視機無輻射都是不可能的。但等離子電視機是主動發光,而液晶屏是被動發光,因此液晶的輻射量肯定要低于等離子電視,甚至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