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明降暗升
前兩天筆者就發現一款40英寸液晶電視打出了迎五一的促銷廣告,上面宣稱這款液晶目前的的價格是8999元,而此前原價是9999元,作為40英寸的液晶電視來說,降價1000元并不算什么大手筆,不過促銷廣告和商家推薦寫得煞是醒目,當時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注意。不過隨后在翻查以前報價的時候,驚人的發現這款液晶在春節之后就已經降到了8999元?怎么現在原價倒成了去年的9999元?帶著疑問詢問了賣場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是確實是賣的9999元,而且還拿出了此前的標價為證。其實這也是商家的老把戲了,每年銷售旺季的時候,這種事情都時有發生,甚至發展到明降暗升的地步。
現在電視品牌眾多,除開一些二流品牌和不知名的一些小品牌,光是備受消費者熟悉和知名的國產品牌就不下十種,而在這些眾多的品牌中,不同尺寸又有很多不同型號。而消費者衡量產品很多產品的好壞主要就是通過比較,比方說:分辨率、亮度、響應時間、色彩數等等。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思,很多廠家想方設法增加產品的參數,像什么最高分辨率、動態分辨率、灰階響應時間,16.2M色和16.7M色的區別,提高亮度增加燈管數……在這里就不一一詳細解釋,而價格上的把戲也讓人心驚膽戰。這種情況真的是防不勝防,唯一的辦法就是貨比三家,在決定某款之后,多走幾家賣場,看到底那家的價格便宜,同時服務質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