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等離子的這種宣講,已經開始產生作用。蘇寧、國美、大中等家電賣場的統計數據顯示,等離子的銷售量正在攀升。在大尺寸平板電視領域,等離子的地位正在提高。而在此前,國內平板電視市場曾經是液晶“一家獨大”的局面,原來生產等離子的部分廠家也曾紛紛調整生產線,改而生產液晶。
據中國電子商會的專家介紹,液晶和等離子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決定了二者的性能各有差異。總體來說,以40英寸為分界點,在40英寸以下的小尺寸范圍內,液晶有較強的優勢;而在40英寸以上,則等離子的優勢不可比擬。此外,液晶電視已經做了大量的改進,但因為其工作原理,圖像尤其是快速運動圖像的“拖尾”現象難以根除。
目前,“無拖尾”和“健康護眼”正在成為等離子反擊液晶的“利器”。作為國內彩電業“龍頭”的長虹,今年初就高調宣布,將斥資20億元打造國內首個等離子屏生產線,預計一期產能可以達到216萬片/年,規模僅次于松下、LG和三星SDI。而松下、日立等企業,也都明確表示,將加大等離子電視的生產規模。
當然,一切還都在轉變之中。因為液晶電視前兩年的長足發展,其市場已形成規模效應,產品價格下調的空間較大,而且液晶在改善拖尾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績。相比較而言,等離子電視目前的銷量還較小,生產成本一時難以下降。如果液晶以跳水價來圈占市場,等離子面臨的競爭將更加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