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幾年以前,大家說外資品牌在平板市場占有絕對領先的優勢,筆者還相信,畢竟其核心的技術,都來自外資品牌,但是隨著國產品牌在近幾年技術上的不斷研究和創新,以及豐富的產品線,使得國產平板電視逐漸在彩電市場領域崛起,如果現在還有人說,外資品牌比國產品牌強多少,還真是不敢恭維;根據目前國產平板電視的發展狀況,筆者認為,國產品牌趕超外資品牌,也是指日可待!
在CRT時代,國產四大巨頭品牌海信、TCL、創維、長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良好的口碑以及產品的質量,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可;隨著人們消費者水平的提高,平板電視開始逐步的走進消費者的視野,就在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日益需求的情況下,四大巨頭開始從CRT中轉變過來,經過近年來的拼搏發展和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嚴峻考驗,無論是其技術還是產品線的豐富性方面,都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
隨著平板電視日益的普及化,消費者已不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企業的單向宣傳,而更希望能與產品有“零距離接觸”的真實體驗。面對這種現狀,各大彩電品牌也開始嘗試與消費者建立更為緊密的互動聯系,通過各種新型營銷方式讓消費者親身體驗最新產品。
作為國內彩電業的領軍者,TCL一直以來都力爭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引領市場潮流發展。率先開展了TCL百分百歡樂家庭秀活動,幫助消費者擺脫只靠廣告宣傳和賣場導購員介紹而購買產品的單一模式,全面啟動產品體驗新時代,讓消費者更加真實的體驗到TCL液晶電視不再僅僅是用來“看”的收視設備,更已成為用來“玩”、用來與家人朋友“分享”的歡樂源泉,成為現代家居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通過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可信度,同時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對品牌產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只有讓消費者更加對產品的了解,才能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認知度,而對于TCL此次開展的TCL百分百歡樂家庭秀活動我們可以看出,TCL產品完全經的起考驗,各種技術功能不是靠瞎吹而聞名的,不是拿花哨的東西來忽悠消費者的。
同時隨著平板電視功能的增強,作為國內平板彩電的領先者,TCL開發出多款特色鮮明的液晶電視,如具有頂級音響畫質的炫律H61系列、被譽為“新一代家庭互動娛樂高清電視”的炫律升級版M61系列、外觀時尚絢麗的炫尚E72系列,具有完美音響效果的K73系列等等,其豐富的產品線彰顯出了TCL雄厚的技術和制造實力。
但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這些液晶電視還是一個個新鮮而抽象的名詞,雙領先技術帶來了什么樣的畫質提升,3C融合功能如何使用,外觀設計與其他品牌究竟有何差別……這些并不是靠簡單的單向傳播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與消費者實際體驗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這也是TCL開展的TCL百分百歡樂家庭秀活動的主要活動目的。
另外,從平板電視的發展狀況來看,目前彩電業市場已完全處于平板電視全面取代CRT產品的階段,無論從產品尺寸上,還是產品技術以及產品外觀上,平板電視都完全處于領先地位,這也成為了平板電視取代CRT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開展的TCL百分百歡樂家庭秀活動中,TCL體驗活動產品全部為最新推出的平板高清電視。
此次TCL電視歡樂100家庭體驗活動就是讓消費者自己來體會和感受這些產品特性,并能夠向更多人展示,與更多人分享。這對于關注液晶彩電的眾多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同時對于TCL來說,也是展示品牌產品的一次很好的證明。
今年6月12日,海信在青島信息產業園平板電視生產基地推出全球第一臺32寸等離子電視,海信32寸等離子電視將隨著消費者的迫切需求隆重批量上市。隨著海信32寸等離子的批量上市,影響等離子市場普及的小尺寸產品線缺失的狀況將徹底打破。
海信32寸等離子電視
在平板電視領域,全球第一的概念也將被國產品牌所打破,筆者曾記得,日立公司在幾年前就發表要推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但是遲遲不見其產品的上市;另外還有國際著名的LG廠商,在前不久也展示過32寸等離子電視樣機,但也不曾見批量上市,到最后卻是以國內知名的海信平板電視搶占了頭銜,不僅令業界感到非常震驚,而且也讓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從2002年中國平板市場開始全面啟動以來,在等離子市場,一直受到尺寸、技術方面的影響,而無法與液晶電視相抗衡,嚴重影響了等離子的快速普及。
從市場前景分析來看,32寸等離子電視有著非常突出的性價比優勢,尤其適合喜歡在臥室看運動節目的消費者,它的動態清晰度非常高。32寸已經成為了平板電視的主流尺寸之一,同時伴隨平板電視在二、三級城市市場的啟動,32英寸平板電視將有更為強勁的市場增長。
海信是中國最早研發生產等離子產品的企業。2002年9月,中國第一臺42寸機頂盒內置的等離子在海信下線,標志著中國平板電視在研發、生產等方面與世界同步發展,幾年來,海信一直擔綱著中國等離子企業的龍頭。據中怡康公布的今年1-4月份市場數據,海信等離子電視的銷售額高居中國品牌的第一位。同時專家分析,隨著海信32寸等離子的率先上市,將進一步鞏固海信在中國平板市場的位置。
與此同時,小尺寸等離子市場的巨大潛力已被中外品牌看好。技術一直領先的海信率先推出全球第一臺32寸等離子平板電視,搶占了市場先機,也必將引發平板電視新一輪的增長高峰。
就在海信推出全球第一臺32寸等離子的同時,海信電器2007年自主研發的八大系列新技術、新成果,33款新產品一次性通過了青島市經貿委、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鑒定。經鑒定,海信智能倍頻120Hz真+技術、基于DVB-C標準的機卡分離數模一體機平臺技術等5項新技術全部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120Hz真+系列平板電視等11款新產品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應用“信芯”芯片技術的海信1080P電視等17款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余4款新產品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可謂是雙喜臨門。
隨著平板電視的快速普及,家電營銷日趨呈現“D”字傾向,家電企業的營銷速度、物流速度、市場應變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的營銷策略已經不能滿足這個超大既火熱的平板市場行業,需要一種以“營銷加速度”為目標的新的改革制度在中國彩電業市場盛行。
在這種強烈的日逐驅動下,創維率先在集團內部全面展開,此次改革有可能是彩電行業由CRT轉入平板時代以來最大的一次變革。此次改革主要是對基層決策和靈活反應的要求越來越高,以適應平板電視價格急劇變化的新業態。
從創維營銷系統改革來看,共分兩大部分,一是對營銷分部的改革,即將多數分部改制為分公司,成立后的分公司具有相對獨立的經營權、財務權和人事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二是對現有的物流制度進行改革,取消原有的地方倉儲制,在全國全面鋪開第三方物流配送制。
為加快營銷速度,創維營銷總部于今年4月份開始了全面的營銷系統改革,首先將分部、辦事處改制成40個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同時進行了業務流程的疏理和重整。不少業內專家表示,“創維分公司的成立有可能成為家電行業營銷系統的經典案例,并保持創維的穩步發展。”
初此之外,隨著液晶面板的快速降價,物流速度也是影響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營銷人員具有CRT時代根深蒂固的存貨概念,經常造成產品的積壓或缺貨現象,物流速度相對緩慢,營銷步履維難。
針對這種情況, 創維營銷總部果斷實行了物流改革,全面啟用第三方配送制度。創維采取產品按需分配的原則,以最快的速度發往全國各銷售網點。同時還將建立現代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產品分銷基地、技術服務中心、技術培訓基地等機構。
從創維營銷改革實行分公司獨立經營的戰略來看,創維的此次改革,將更加快速的提高平板電視的發展速度,同時滿足更多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需求;從市場前景分析,創維此次營銷改革,也將順應平板電視的發展規律。
“微軟入股長虹,長虹32寸至103寸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全線上市”,這一次次重大事件,無不證明長虹在平板電視市場領域的重要地位,就在今年6月26日,長虹繼海信推出32寸等離子電視之后,又一國產品牌率先推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此次長虹不僅只推出了32寸等離子電視,而且還同時發布了32寸、42寸、50寸、60寸、65寸和103寸全高清等離子電視,等離子電視產品線非常豐富,而103寸等離子也成為了繼松下之后全球第二個超大尺寸等離子電視,這也是繼長虹20多億美元進軍上游的等離子顯示屏之后,平板產業的又一個重要事件。
由于之前等離子產品線的欠缺,在中國,導致液晶與等離子的占比為8:2的主要原因是液晶電視能從9寸到50寸全尺寸覆蓋,而等離子電視只有42寸、50寸等較大屏幕規格,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等離子在平板市場的地位和受消費者歡迎的熱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長虹小到32寸,大到103寸全系列、全高清等離子電視的推出,將改變平板市場的競爭格局:第一,等離子屏幕越小,技術難度越大,長虹32寸等離子電視的成功上市,標志著等離子技術有了極大提升,并打破液晶在該尺寸的長期壟斷;第二,中國富裕階層的住房越來越大,對于50寸以上電視機的需求十分旺盛,長虹103寸等離子電視的首家推出,不失時機地迎合了這一高端消費需求,并帶動整個中產階層在電視的消費上傾向超大屏幕;第三,長虹32寸-103寸全線產品的完整布局,將結束液晶電視的“一枝獨秀”,等離子、液晶二者將共享平板市場,這有助于推動液晶的技術創新,實現電視產業的良性競爭,健康發展。
長虹電器股份公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多媒體產業董事長郭德軒在會上同時也表示:平板產業目前的發展并不健康,行業企業須借2008年的北京奧運平臺,實現以等離子為代表的高端突圍,塑造“中國造”家電的國際形象。面對豐富的顯示方式,郭德軒認為,目前的任何一種顯示方式都有其最適合的應用環境、消費群,電視行業要實現理性競爭、有序的健康成長,必須堅持“多種顯示技術并存發展”。
除此之外,長虹也非常注重品牌價值,通過培育核心能力,牢牢把握3C融合的機遇,并有效轉化成產業發展的增長點。“長虹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一步一步向既定的目標奮進。”不容忽視的是,價值重估為長虹等品牌的高速成長提供了注解,歷經多年磨礪和全球化競爭,以長虹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通過經營變革,聚集大量的基礎核心能力,在一些領域已經具備世界級競爭力。
同時,在長虹完成32-103英寸等離子布局后,其產品也將陸續上市,走入市場,這也將成為本土企業超越外資巨頭成為中國市場等離子產品線最全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