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液晶電視的關鍵字是什么,10比特面板,120赫茲處理技術,還是24赫茲電影還原技術。大家最關注的液晶電視廠家索尼經過日本新品上市。北美新品上市之后國內終于有了動靜。之前joy我也作了一系列猜測,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今天就為大家揭開索尼首發新品液晶電視40V300a的神秘面紗。
今年的索尼主推10比特面板,什么是10比特面板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10bit帶來的色彩革命
在購買液晶電視機時,色彩表現通常是決定消費者購買的重要考量點。索尼使用亮艷色彩背光源技術可以帶來更廣的色彩范圍,同時,采用10-bit高清晰度液晶面板技術可以使色彩過渡更平滑細膩,色彩更豐富艷麗,bit值越高,色彩過渡越好。目前在國內市場大多數的液晶電視采用的是8-bit液晶面板技術,但這還不能滿足高清視頻播放的要求。”
索尼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的應用10-bit高清晰度液晶面板技術的液晶電視產品,能夠更準確地還原物體色彩,讓用戶體驗到更加自然的畫面效果和自然的場景表現,從而也讓液晶電視進入10-bit技術帶來的視聽娛樂新時代。
什么是10bit技術
人類對于顯示器色彩的追求,一直以來沒有停止過。直到最近因為多媒體電腦的發展,使消費者享受到數位化的多媒體之后,對于色彩的要求,更是從從最初的16色、256色一直到支援8bit的色彩表現能力。如今,隨著對資料數位儲存品質要求的提高,最新的高解析電影儲存標準HDTV中,規定的每個顏色以10bit色彩即30 bit真彩色來保存彩色影像。當人眼看10億種色彩時,色彩會更加平滑細膩、色彩更加豐富艷麗、并且也能夠更準確的還原物體真實的色彩,比常規8bit色彩增加了64倍,而色彩的艷麗與豐富達到驚人的程度。
以目前而言,市場上最常見的面板灰階表現能力大多為6bit,因此在色階的處理方面只能達到2的6次方,也就是說面板整體而言對于單一色彩層次表現只能達到64個等級,而RGB三個顏色加起來整體的表現度也只有262144色,不要說在面對HDTV或者是SDTV等等的高解析內容的播放,甚至于期望能夠滿足電腦的32bit色階方面,就無法達到完全支援的能力。雖然在技術上可以透過這種的方式來做處理讓面板可以模擬到32bit色階的表現能力,但是終究是模擬表現,實際的感受上,仍舊和CRT有一段相當大的落差。
因為這樣,可以支援8bit的面板也就陸續被開發出來,以及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來滿則對色彩要求較高的消費者。以色彩表現能力來看,8bit的面板的色彩表現可以達到16.7萬色,但是這和32bit色階還是有一段差距,當然也無法達到HDTV對于每種RGB色彩10bit灰階的要求。所以在面對HDTV播放時代來臨,開發出10bit面板并且能夠達到商品化,也就愈來愈急迫了。
多年前,許多液晶電視生產業者都相信,以液晶面板來說,如果能夠達到各色8bit的表現能力就足夠了。但是最近由于背光源等的技術提昇,使得色彩再現范圍因此而急速擴大,對比度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使得液晶面板業者已經感受到相當程度的壓力,而有必要將灰階提高到10bit。
事實上,從2006下半年開始,顯示設備的多灰階化的進度已經開始加速的現象,可以顯示各色10 bit與30 bit色彩的產品陸續被發表出來。這新一代的液晶面板對于每種RGB顏色,能夠完全具備10bit的1024灰階等級,可提供高達30 bit的色彩表現,就顯示能力上可以達到10億顏色,因此多灰階已經成為這一波面板技術的主流趨勢之一,相信這樣的趨勢,不僅僅在液晶電視上應用,各項的液晶面板應用產品,也都開始感受到這樣的動力與氣息。
另一方面,由于支援10bit顯示能力的面板陸續被開發出來,因此能夠傳輸超過8bit灰階的影像訊號輸出入介面也就緊接在后地受到各方面的關心。最近1∼2年之間,由于液晶電視已經成為各面板以及顯示產品業者主要發展的產品之一,所以面板的多灰階化也就隨著影像訊號輸出入介面的進步而亦趨亦步的發展,因此使得面板業者,不得不正視面板對于灰階的表現能力。事實上,面板的表現能力與訊號傳輸介面的能力,是處在相輔相成的狀態下,可以讓整體面板的表現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昇,包括了畫面尺寸的大型化、畫素的增加、色彩再現范圍的擴大、對比度比的提高等
10bit以上的驅動即將起飛
10bit的Source 驅動IC早在2003年就首次被發表出來。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真正的量產上市,這是因為在過去,要求面板能夠達到RGB各色10bit顯示能力的需求相當少,再加上驅動IC本身的生產成本又相當的高,所以即使10bit顯示能力在4年前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卻無法普及,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成本的關系,因為能夠達到10bit顯示能力的Source驅動IC,需要更大的晶片面積來放置D-A轉換器電路。例如Source 驅動IC每提高2bit的解析能力,那么D-A轉換器的電路面積就必須增加4倍。因此,對于液晶電視來說,為了避免大幅度提高成本,長久以來液晶面板大多還是采用8bit驅動IC,但是為了彌補灰階表現能力的不足,各業者也陸續展開各種模擬補償的運算技術,其目的就是為了補充面板部分效能不足,藉此提高表現能力的過渡性研究。
10bit以上高灰階液晶面板
就顯示能力上而言,10bit驅動IC似乎可以就此滿足未來所需,而次世代的驅動IC開發也可以告一段落。不過,事實卻不是如此,驅動IC業者仍舊積極的準備新一代的技術,因為Source驅動IC輸出電壓的解析能力可以提高的話,那么超過RGB各色10bit的液晶面板,也有可能被發表出來,例如從2006年開始,包括沖電氣和nec電子,就分別開始銷售13bit和12bit的Source驅動IC樣品。或許會有人對于10bit以上高灰階表現能力的液晶面板產生質疑,會認為即使采用輸出電壓的解析能力更高的驅動IC,如果液晶分子每個畫素的配向偏差,如果超過了控制的灰階精度的話,那到頭來還是無濟于事。
所以與現實環境相比較,似乎13bit和12bit的Source驅動IC意義性不大,不過開發這一方面產品的業者卻不是這樣想,包括沖電氣和NEC電子開發13bit和12bit的Source驅動IC的意圖,不是為了實現超越10bit的灰階顯示,而是為了讓10bit灰階影像更加清晰地顯示出來,也就是說希望能夠藉由更高解析能力的Source驅動IC來更精確控制RGB的GAMMA特性,而藉此可以達到補償由于背光源、彩色濾光片等的偏差,所引起的RGB色準誤差的目的。因為面板是由背光模組、光學薄膜等等的元件所組合而成的,任何一項元件的差異都會對面板的顯示能力造成影響,而導致RGB色準出現程度不一的誤差,所以即使是使用8bit Source驅動IC,對于面板而言,也不一定保證面板能夠輸出相當于8bit灰階的影像。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40V300a都采用了哪些設計,仍然采用下置式音箱設計加上銀色的邊框鑲嵌,加上索尼一貫的精細做工,整個設計保持穩重低調的設計風格。沒有突兀的感覺與現代家居都能很好的搭配。
機身上沒有任何突兀的按鍵,在機身中央設置有定時開機指示燈,待機燈,電源指示燈同時遙控窗口設置在機身右側。同時可以看見機身上的邊框采用了銀色的金屬包邊,做工很細致這也是日產品牌的特點之一。
隨著現代家居設計成為主流,簡約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低矮電視機柜更符合健康觀看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鍵設計在機身頂部能更加省力的進行操作。包括菜單,輸入,音量,頻道,和電源。
40V300a的連接端子可以說非常豐富,兩個HDMI端子不過不知道為什么HDMI端子已經支持音頻輸入了,為什么還帶有一組音頻輸入呢?難道索尼的HDMI端子不支持音頻輸入?RGB端子可以很好的支持電腦輸入,在我們目前還是以電腦為主要高清播放設備的今天可以很好的滿足一部分用戶的需要。S端子一組,AV兩組,AV輸出一組。
這次的RF端子有點特別讓JOY聯想到是不是原來模具沒有這個端子位置后來硬加上去的。
畫面測試我們還是繼續選用專業的HIVIcast進行測試。在之前的預測中就joy就曾經作出預測考慮到產品線劃分和成本的因素V300a系列還是繼續使用1366*768的分辨率。采用10比特面板后會達到怎么樣的效果呢?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使用10比特面板之后首先發現亮度提高了很多,比之前的V200a要亮出很多,同時灰階表現也相當的不錯基本上都能夠分清。
采用了10比特面板之后人物膚色的色彩過渡明顯要好很多,可以看見花朵和人物膚色清晰自然。是我們可以看見更多的色彩表現,使得畫面更加清晰自然。層次感更好在于灰度上的表現出色。再配上之前一直使用的WCG-CCFL亮艷色彩背光源技術使得畫面表現相當不俗。
第三大技術是索尼與sony Pictures聯手合作開發的“電影模式”在BRAVIA 新KLV-40V300A液晶電視機中新增特殊的電影模式,可以將電影畫質模擬成電影膠片質感,更凸顯暗部細節,來看看蜘蛛俠的表現吧。
將原有24楨每秒的畫面在60赫茲顯示的電視上會有很多細節表現無法看到,電影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將原來的膠片感細致表達還原24楨每秒的膠片畫面這也是。目前各大廠商在不斷使用的一項新技術。
KLV-40V300A的操作菜單繼續采用一貫的藍色,淡藍色半透明操作可以很好的辨別畫面在調解之后的變化。基本保持了索尼一貫的設計風格包括圖像,聲音。
總結
KLV-40V300A的上市代表了液晶電視全面進入10比特時代,10比特帶來的色彩更加豐富細節更加清晰,色彩過渡良好,不過在暗部的表現上還需要在出廠前進行調解。目前這款機器的價格還在高位性價比相對較低,希望在一系列降價之后可以達到我們一個能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