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在中國市場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銷售比例約在9:1,而在一向被喻為等離子天堂的美國市場也出現了對等離子不利的局面。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等離子電視曾經在平面電視領域大放光彩,然而等離子技術近來面對液晶電視的攻勢,卻有逐漸流失市場占有率的現象。
分析師表示,美國為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而液晶電視于2006年第4季首度在40——44英寸電視領域超越等離子電視。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等離子電視具有很多液晶電視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在市場競爭中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認可,在與液晶電視的競爭中落于下風。除了價格和尺寸上的原因以外,產業鏈上下游的不暢通狀況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
找到了市場疲軟的原因,迫使等離子陣營要做出改變。在整個等離子陣營的多半年的通力合作與努力下,再加上一些等離子電視的利好消息頻繁出現。使得等離子電視市場份額止跌回升,根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的監測數據表明,2007年4月,等離子的平板零售量份額達到15.87%,5月受液晶大副降價的影響,跌落到3月水平,但6月又回升至16%以上。
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我們在看到以上成績的同時也發現,等離子行業面臨的挑戰,也是比較嚴峻,等離子陣營仍然弱小、國產品牌參與不夠積極以及等離子在技術和數字化上面的優勢沒有得到體現等問題還在困擾著整個等離子產業。
“要想擺脫上述‘苦難’,并非單個企業所能應付。”《TWICECHINA 消費電子商訊》朱東方先生認為。他還提到,在不利于等離子發展的大環境中,《TWICECHINA 消費電子商訊》應多家等離子廠商要求舉辦本次論壇,廣邀政府主管部門、技術與標準組織,研究機構和平板電視產業鏈的整機,配套及上游企業,集體來討論解決。共同探討等離子電視產業上、中、下游各環節企業在新形勢下的協同合作;推動中國等離子電視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把握2007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發展機會,如何挖掘市場商機。
據了解,本次論壇將以“和諧、共贏、發展”為中心議題展開,探討在當前中國平板電視市場格局下,等離子電視以及相關廠商利用奧運商機和自身的技術優勢,逐步提升在消費者和媒體中的認知度,達到真正的發展與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