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惡靈騎士》目前正在北美熱播,這部影片講述了把靈魂出賣給地獄魔王墨菲斯特的摩托車特技車手約翰尼·布雷澤對抗宿命,用加諸于自己身上的詛咒和力量去保護無辜者,懲奸除惡的故事。在影片中,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扮演的主角總是伴隨著烈焰與憤怒。據說,在導演馬克·斯蒂文·約翰遜最初的鏡頭下,本來有一個駭人又震撼的場面:巖漿般的地獄之火從凱奇的胸腔猛烈爆出,熾熱的火焰順著頸椎一直燒到頭顱,將凱奇暴露在外的皮膚燙皺,直至整個身體被燒焦……最后,凱奇的臉全部被燒穿,只留下一顆冒著烈焰的骷髏。然而,這顆貌不驚人的骷髏頭在評級時遇到了麻煩,美國電影協會的官員對如此慘烈的焚燒場面如坐針氈,直指影片超越了好萊塢商業片的行規——電影中不允許出現火焰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焚燒鏡頭。為了換得PG-13的評級,約翰遜只得妥協,他刪掉了所有慘不忍睹的焚燒場面,只留下一個冒火的凱奇腦袋……
惡靈騎士要忍受烈火的折磨
伴隨《惡靈騎士》的上映,炎炎盛夏又將到來,一切和“熱”有關的話題開始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有關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誰的功耗大、誰更熱的爭論又開始激烈起來。由于是主動發光的顯示設備,再加上需要高電壓將惰性氣體等離子化,因此等離子電視的功耗通常都比依靠燈管發光的液晶電視要高——松下去年推出的103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功耗就達到了驚人的1450W,這個龐然大物放在房間里恐怕得要專門的散熱設備來保證它正常工作了。

當然,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主流平板電視大多是40英寸等級的產品,它們的功耗自然沒有103英寸的“巨無霸”那么夸張。這里我們就收集了一些中國市場比較受關注的40英寸等級平板電視的功耗指標供大家參考。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尺寸相當的情況下,等離子電視的功耗要比液晶電視高出不少——普遍在100W以上。更高的能耗通常意味著更大的用電量,同時也會帶來更大的發熱量。那么,等離子電視工作起來到底會不會比液晶電視更熱?今天我們就到賣場實地測試一番,幫您解答這個問題。

與液晶電視相比等離子電視的功耗要高出不少
在我們這次的測試中,一共采集了5款平板電視的數據,其中三款是42英寸的液晶電視,另外兩款是42英寸等離子電視。本文將在向您介紹各款電視的實際發熱量的同時,為您提供官方公布的相應功耗數據以供參考。
小編這次選擇在家電賣場中測量平板電視的實際工作溫度,在相同的布置環境和室溫條件下進行測試。但是,在測試之前我們先要聲明的是,由于條件所限我們測得的數值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差,測量數據僅供參考。

所有實測的產品均工作了2個小時以上
先說一下這次測試環境和被測產品的大致情況。我們首先測量了賣場內的環境溫度,為22℃。其次,賣場內的樣機均在9點左右開機,我們測試的時間段為11:10~11:30之間,各款電視之間的工作時間差不超過20分鐘。

賣場的環境溫度為22℃
我們選擇了電視的頂部散熱孔和面板中心位置兩個主要的部位分別測量熱量值,各個部位的測量結果取3次測量中處于中間位置的數值,在實際測量中3次取值的誤差基本在1℃之內,所以我們在部分情況下采用了取最大值的辦法。

測量面板中心溫度
電視頂部的散熱孔基本上承擔著平板電視電路板、供電系統、和背光系統(僅液晶電視有背光系統)的散熱任務,所以對絕大部分平板電視而言這一部分的溫度相對面板溫度而言要低一些,然而因為散熱面積小,如果通風不暢,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這個區域的溫度會較快地上升。

測量后部散熱孔處溫度
與電視頂部不同,面板由于直接受背光系統照射(等離子電視像素直接發光照射),所以其溫度較頂部溫度相對要高,但由于散熱面積大且通風條件較頂部及后部要好,所以這部分的散熱速度較快,長時間工作時也不會帶來太明顯的溫度上升。

賣場中樣機會與后墻保持一定距離以利于散熱
賣場中整體的通風條件還是很好的,各個展示樣機與后墻之間也都有半米左右的散熱距離。所以,我們得出的數據是在一個相對于家庭環境而言通風條件要好的情況下的測量結果。
我們首先測量的是等離子電視,第一款被測產品為日立等離子電視42PD9900TC ,我們得到該機的官方數據顯示,其額定功率為370W,這個功率水平在42英寸等離子電視中算是比較高的。然而,其工作溫度到底有多高呢?

日立42PD9900TC功率370W
我們測量到它的面板溫度為35℃,用手摸上去感覺溫溫的,溫度并不是十分的高。要知道我們平時在使用筆記本的過程中,鍵盤或掌托的溫度也就在30℃的級別。


左側為面板溫度,右側為頂部溫度
與我們估計的情況相同,該機的背部通風條件很好,實測溫度僅為32℃,比面板的溫度要低上3℃。這個溫度到底如何呢?我們與后面的產品一比便知。
第二個登場的是在國內等離子市場上非常有名氣的松下等離子電視TH-42PV65C,它的官方公開數據顯示,其功率為350W,這個功耗水平在同級別的等離子電視中比較中規中矩。在功耗低于日立42PD9900TC的情況下,它的熱量會低多少呢?

松下42PV65C功率350W
我們實際測量得到的結果是其面板溫度為35℃,摸上去同樣給人溫溫的感覺。與日立42PD9900TC那20W的功率差距相比卻高出3℃的溫差。


更低的功耗面板溫度卻更高
與日立42PD9900TC的情況大致相同,松下TH-42PV65C的頂部溫度也要低于面板溫度,實測數值是30℃,與面板的溫差為2℃。由此可以看出,排除面板功耗之外,電路系統的發熱量也因設計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接下來我們要看看液晶電視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如何。首先出場的是剛剛上市不久的新品,東芝42A3000C,官方公布該機的功率值為294W。這個數值與等離子電視相比有50W~70W的差距,但在實際的環境中,這個差距會帶來多少溫度差距呢?

東芝42A3000C功率為294W
實際測量的結果非常出乎小編的意料,該機面板的實測溫度竟達到了39℃,與等離子電視相比不增反降。但是,客觀地講這個溫度還是可以接受的,除去測量誤差實際的溫度差也應在4℃左右。


液晶電視的發熱量反而比等離子高
面板溫度比等離子高,而頂部溫度呢?實際測量結果為33℃,情況依然。小編開始有些懷疑,但觀察發現,在散熱環境上這臺電視與我們先前測量的等離子電視一樣。那么,這種液晶比等離子溫度高的情況到底是不是個別現象呢?
小編帶著疑問來到了夏普的展臺,我們測試的第二臺液晶顯示器為夏普的LCD-42B7。夏普官方公布該機的功率為241W,與東芝42A3000C相比它的功率更加的低,而實際發熱量為多少呢?

夏普42B7的功率為241W,小于我們上面測試的產品
我們測量該機面板的實際發熱量為37℃,與我們之前測量的東芝產品沒有太大的差距。看來42英寸液晶電視的面板溫度大致要比同尺寸等離子高已經成為了事實。


夏普的液晶電視的發熱量非常令人吃驚
之后,我們又測量了該機頂部的溫度,測量結果為36℃。相對于面板溫度而言其后部溫度還是比較高的,與等離子產品相比溫度差(排除測量誤差)約為4~5℃。
在測量了進口品牌的溫度水平之后,我們還特意測量了一臺國產42英寸液晶電視,看看在發熱量上我們與國外品牌是否存在差距。比較遺憾的是,我們并沒有在這款產品的官方網站上找到相關的功耗數據。

國產某品牌42英寸液晶電視
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這款產品的面板溫度為39℃,與東芝的產品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相比夏普的產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國產品牌的工作溫度與外資品牌沒有明顯差距
這臺電視頂部溫度的測試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其數值為34℃,與東芝的產品可以說基本不存在很大差異。但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與等離子相比液晶在工作溫度上并不具有優勢。
總的來看無論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液晶電視并沒有因為功耗上的優勢而取得在發熱量上的優勢。排除測試誤差后,液晶電視在各個測試項上亦均高于等離子電視,溫度差距在3~5℃之間。

液晶電視的背光系統是發熱大戶
綜合分析,等離子電視的像素直接發光,其像素的工作強度是會實時改變的;而液晶電視的背光系統基本上恒定在高強度下工作(現有采用動態背光調節系統的產品可以調節背光工作強度,但調節幅度和頻率并不像等離子一樣的大)。所以,液晶電視的背光燈在給面板帶來熱量的同時也為電視機后部帶來了散熱壓力。

參照上面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到,等離子電視的功率要比液晶電視高50W~100W,而在通風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產生熱量相對要低一些。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假設,在面積3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內,在夏季連續使用兩個小時后,使用液晶電視時要比使用等離子電視時的室溫高1℃左右,要使兩種情況下的室內溫度相同,使用液晶電視時空調每小時要多運轉約10分鐘,以功率為1500W的標準2匹空調為例,其每小時多消耗電量大約是0.2度,而等離子電視自身工作所消耗的電量只比液晶電視高0.1度左右。綜合來看,兩者在夏天綜合消耗的電量差距不是十分明顯的。
當然,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夏天,每個家庭中電視機的開機時間也有所不同,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也有差異。對于液晶電視而言,40英寸以上的產品與等離子電視相比綜合功耗優勢并不明顯,等離子也并非像很多網友所認為的那樣是個“火爐”。功耗與熱量之間不一定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成正比的,即便都是液晶電視,因為設計的不同,功耗和發熱量也同樣是存在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