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或將為不積極付出代價
任何PC廠商都有可能面臨來自產業鏈上游的危機,戴爾應該說是這場“缺貨風暴”中不幸的一個。令人遺憾的是,面對這場風暴,戴爾對廣大用戶的解釋仍然是蒼白的“物料緊張”,許多用戶也因此發出質疑:“戴爾明知道缺貨為什么還接受訂單?”——戴爾或將為其不太積極的態度付出代價。
戴爾此次行為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感情,同時更是傷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戴爾此前的“換芯門”事件已經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不良印象,所以此次拖延交貨事件將很可能再次喚起中國消費者對“換芯門”事件的不愉快回憶。這對于名列國內PC銷售三甲之列的戴爾將產生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而其在中國苦心經營的品牌形象也很可能因此受到損壞。
同時,戴爾的不積極態度也為其競爭對手創造了機會。部分對戴爾品牌產生質疑的用戶和戴爾的潛在用戶將首先成為他們爭奪的對象,這對于戴爾來說將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