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采購 讓選擇變簡單
九月的最后幾個小時,也許好多朋友的心思早已經飛到了十一的七天長假。對于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也該在秋天收獲一下、休息一下了。那些安排好行程準備旅游的人們、那些買好禮品準備拜望老朋友的人們,還有那些只是想在家里陪陪家人逛逛街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打算,自己的計劃。但是,您是否已經為自己的十一計劃做好準備了呢?比如打算進行大采購,特別是準備買平板的朋友,您真的準備好了嗎?
平板賣場不像傳統白色家電,比如冰箱、洗衣機那樣產品和品牌非常的分明。作為新興的高技術產品,尚處于產業初級階段的平板行業具有著獨特的亂像。產品的型號、價格、功能、技術特色甚至品牌等等都有其混亂不便于區分和選擇之處。
舉個例子,廣大消費者都知道長虹是國內彩電業的“老”字號了。但是如果細論在平板產品上的造詣,長虹也就是“小字輩”的份。甚至,家電業新興企業夏新從事平板產品、液晶電視產品的研發制造的技術積累都比長虹深厚。另一家日系巨頭,松下,可謂是國際級的大企業了。其彩電產品可以說是和彩電技術一起成長起來的。但是,目前松下主要集中技術力量在等離子電視方面,而廣大消費者最喜歡的液晶電視卻成了副業,并不具有和索尼、三星這樣的專注于液晶產品的企業抗衡的實力。另一方面,價格的混亂更為嚴重。同樣是32英寸液晶電視,報價從3500元,到八九千元全有。為什么同一類型產品價格差這么多呢?產品性能也有這么大差距嗎?如果不是對平板產品深有研究的人恐怕很難回答這樣的問題。
所以說,消費者十一買臺物美價廉的平板電視,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市場上超過500款正在銷售的產品,到底哪些適合自己可是一個真正的大難題。
其實,雖然平板產品市場亂像眾多,但是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優秀的產品往往與一個企業的技術儲備有必然聯系。而雄厚的技術儲備則需要長期產品研發的支持和積累。比如廈華、海信、創維都是國內最早介入平板產業的廠家。而夏新則一直把液晶電視作為自己家電產業的龍頭來抓。TCL則借助對湯姆遜公司的收購,建立了全球性的研發體系。國際上像三星、索尼等更是兩個國家視聽產品的代表性品牌。這樣的企業的產品自然能夠被人信任。
消費者選擇平板產品還要考慮產品的技術特點和特色功能。這方面國內的廈華、海信、創維、TCL、康佳都非常具有實力。甚至經常推出功能和技術超越國外品牌的特色產品。同時,這些大廠家,依靠自身的規模優勢在產品原材料采購上也更有成本優勢,所以它們的產品的價格水平也會更加合理。
為了能讓大家有一個比較好的產品選擇參考,不至于在幾百款產品中大海撈針似的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特意在國慶前最后幾個小時為大家準備了這篇導購。希望能使消費者的選擇變得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