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取暖 國產彩電企業絕地反擊聯盟
在外資彩電企業開始對歲末平板市場發起強力促銷的攻勢下,國產彩電企業也開始絕地反擊。在以蘇寧為第三方統籌平臺的渠道優勢下,TCL、創維、康佳、長虹、海信五大彩電巨頭開始“同仇敵愾”的聯盟。戲劇性變化的背后,國產彩電企業絕地反擊聯盟的序幕也將隨之拉開。
從目前產品價格來看,外資彩電企業從元旦開始,就一直用低端液晶電視打價格戰,沖擊國內彩電平板市場。其中索尼一款低端3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居然打到4999元,相比眾多國產同尺寸平板電視產品更具價格方面優勢。普通消費者不懂技術差別,一看相同尺寸外資平板電視還更便宜,自然購買心趨向于外資品牌,這給國產彩電企業帶來了一種非常大的競爭壓力,這也使得國產彩電企業一直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
對于國產彩電企業目前所處的現狀,在外資彩電企業的價格緊逼下,平板彩電市場危機已迫在眉睫,只有通過反擊聯盟,槍口一致對外,先從外資彩電企業手中把市場搶回來,才是反擊外資彩電企業進一步爭奪市場的最好手段。而對于國產彩電企業反擊聯盟,在國產彩電陣營早已有,TCL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順透露,去年11月,幾個國產品牌老總對此就曾有過非正式商議,但當時缺少一個第三方統籌平臺,反擊聯盟始終得不到好的解決辦法。此次國產彩電企業反擊聯盟,在蘇寧為第三方統籌平臺的渠道優勢下,國產彩電企業歲末反擊聯盟,時機把握的非常好。
雖然國產彩電企業不掌握面板等核心技術,但具有非常大的制造成本優勢。如去年降價最兇的某外資品牌,其46英寸液晶打出1.3萬元低價。實際該型號只是普通高清液晶,其46英寸全高清還要賣到2.4萬元左右。而國產品牌46英寸主流產品已基本為全高清液晶,價格在1.3萬元—1.5萬元左右。
在平板市場主流的全高清液晶電視上,國產品牌也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國產全高清液晶電視37英寸價格保持在6000元、42英寸英寸保持在8000元、47英寸保持在1.1萬元、52英寸保持在1.5萬元,這些產品價格相對外資彩電同尺寸全高清產品來說,基本有3000-1萬元以上的優勢。
另外,更重要的是國產彩電巨頭都在積極向上游領域滲透。如長虹等離子面板主廠房剛剛在上周提前封頂,預計上半年第一塊國產等離子屏將下線;海信目前已建成液晶模組廠,TCL液晶模組廠也在上馬中。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隨著國產巨頭在平板電視上游產業鏈滲透以及國產彩電企業的反擊聯盟,制造成本將繼續降低,國產彩電企業占據國內市場已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