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各國推出了投資近2萬億歐元的救市舉措,而在此前,美國已推出高達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法案。眾多行業受到沖擊,消費者紛紛收緊錢袋,打消奢侈品采購計劃,看來,我們的鄰居日子不太好過呀!
盡管全球經濟蕭條、股市大跌,中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還算滋潤,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帶動下,國內消費達到了高潮。
旅游業方面,據相關統計,今年十一黃金周,全國共接待游客1.7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2.1%;實現旅游收入7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2%。在奧運效應的帶動下,北京等奧運城市成為最熱門的旅游目的地,特別是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游接待游客人數首次超過老牌景點故宮而成為到北京必看的風景。此外,隨著私家車的普及,不少朋友選擇了自駕游的形式。
在旅游熱潮的帶動下,交通運輸業再創歷史新高。據鐵道部消息,黃金周期間全國鐵路發送旅客5384萬人,同比增加441萬人,增長8.9%,創歷史新高。而據交通運輸部門統計,十一期間,全國公路水路分別運送旅客3.83億人次和620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5.5%和3%。
另據檢測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婚宴等特色餐飲異常火爆。北京餐飲業營業收入再創新高,達1.15億元,同比增長53.6%。
五一長假取消后,十一就成為唯一的一個長假。再加上08奧運的帶動,今年的十一名符其實地成為拉動內需的“黃金”周。
與往年十一黃金周的購銷兩旺局面類似,今年十一家電賣場熱火朝天的場面持續出現。據統計,十一期間,北京大中電器僅中塔店一家就創下了5億元銷售紀錄。北京國美電器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98%,平均每秒售出18件商品。蘇寧十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70%。五星銷售總額也同比增長了50%。
從廣州國美獲悉,十一電器銷售額同比提升135%,彩電、冰洗增速均超過往年,較07年黃金周提升比率分別高達88%和102%。廣州蘇寧銷售與同期相比增幅高達70%。黃金周期間,廣百電器天河中怡店創造了日銷4千多萬的銷售記錄。
濟南方面,十一期間四大家電賣場銷售總額同比增長約38%。傳統家電穩步增長、小家電大放異彩。
黃金周家電的火爆熱銷已成事實,而這一成績與彩電銷售密不可分。在各大家電賣場的銷售排行上,彩電類產品穩居首位。以廣州蘇寧為例,彩電銷量增幅達80%,銷售額占據全部產品的半壁江山。北京蘇寧銷售的一半也是由彩電創造的。
而隨著大規模的降價促銷,平板電視又一舉奪取了彩電銷售的榜首,成為黃金周最暢銷的家電產品。僅在北京國美,平板電視銷售額就已占到彩電整體銷售額的70%左右,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尺寸方面,以32英寸為代表的小尺寸和4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平板電視最受消費者歡迎。而品牌方面,在今年的促銷大戰中,國產與外資品牌可謂平分秋色,扭轉了往年外資獨大的局面,這與近年來國產平板在功能、應用、服務上的創新升級密不可分。如創維推出了具備酷影、酷K、酷樂的酷系列液晶,TCL推出可錄X9系列液晶,海信推出了LED節能平板,長虹推出了TV2.0網絡概念平板,康佳推出運動高清系列等,迎合了消費者對平板電視功能更全、更實用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國產品牌售后服務的升級也極大地增強了國人購買國產平板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