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海嘯給以歐美市場為主戰場的外資平板巨頭沉重的打擊,然而對于長期扎根中國市場的中國平板來說卻終于盼來了真正的“拐點”。
2008年11月初,在外資平板毫無準備的情況下,TCL多媒體率先發動了大屏幕液晶電視的一輪全國范圍的降價行動,康佳、海信等其他中國平板迅速跟進,然而外資平板這次卻“意外”地只對個別產品的價格進行了小幅度下調。
中國品牌這次突襲的成果非常明顯,根據奧維咨詢提供的最新數據,在TCL發動降價一周后其市場占有率上升到14.5%躍居第一,而中國平板陣營在一二級市場的整體占有率自2006年5月后首次回到50%以上。真正的拐點“2008年的五一是中國平板的谷底,當時所有中國平板在國美、蘇寧等主流渠道的占有率之和只有15%,還比不上三星一家外資品牌,但在這之后中國平板就展開了有針對性的局部反擊!笨导讯嗝襟w營銷中心總經理穆鋼12月初如是表示。
記者從國美電器了解到,在奧運前的6—7月中國平板依靠一些差異性的產品(TCL的全模式高清數字一體機、康佳的運動高清等)以及小幅度的降價,其市場占有率已經恢復到30%左右,而到今年“十一”黃金周,由于TCL為代表的中國平板廠商的集體降價,其市場占有率已經恢復到40%。
然而這僅僅是中國平板小規模嘗試性的反擊,11月初以往很少主動發動降價戰的TCL突然出擊,將其主流的大屏幕液晶電視產品進行了大幅降價,最大降幅超過30%。
據悉,TCL一款52寸液晶電視的價格甚至降到9999元,而外資平板52寸液晶的平均價格依然在15000元左右,這次中國平板將產品的價格優勢增加到5000元以上。
很快海信、康佳、長虹等中國平板做出同步降價的反應,然而三星、索尼、夏普等外資平板這次卻顯得異常遲鈍,在中國平板集體降價近一周后,三星、索尼才將其部分中低端產品價格進行了10%左右的下調。
對于這次中國平板的突襲,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新任董事長林茂祥表示,“外資平板2006年5月后連續通過10幾次大規模的降價使其市場占有率節節上升,到今年5月已經上升到85%的頂點,然而從大勢來看已經是強弩之末,失去了發動大規模價格戰的能力!
的確,這次大降價的背后有個大的外部背景,那就是全球液晶面板價格今年7月后的大跌價,從今年7月開始由于金融危機導致供求關系的變化,2007年風光無限的液晶面板巨頭盈利大幅下降,限產裁員都不能改變面板滯銷的情況,于是面板降價就成為必然。
進入今年10月后,46寸、52寸等大屏幕面板的價格開始加快下滑,這便成為中國平板發動這次突襲的導火索,不過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首席代表張兵表示,“面板價格下降對中外平板巨頭是平等的外部信息,但是中國平板卻敢于抓住機會出擊,這背后其實反應出中外平板巨頭的深層次的力量對比的變化。”
中國平板重回巔峰通過11月的大降價,中國平板的整體占有率重新回到60%以上,尤其在具有“風向標”性質的一二級市場,中國平板的占有率重新回高50%以上,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穆鋼表示,“從市場份額來看,2008年中國平板走出了一條V型曲線,在今年5月觸底,大批7月開始反彈,再到‘十一大捷’,到11月重奪半壁江山,在我看來這種反彈還將繼續下去,到2009年底中國平板的占有率有望回到2005年的巔峰時刻!
在他看來,中國品牌從今年5月開始的反彈后,目前保持著最好的狀態,這種狀態延續下去將對外資平板以往的品牌形象形成沖擊,而外資平板在過去兩年的價格戰后不僅失去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而且其產品品質和口碑都大大下降,這正是外資平板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
從2009年中外平板的外部環境來看,面板供過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與此同時,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短期內難以改變,這意味著索尼、三星等外資巨頭的平板電視業務可能繼續萎縮,甚至出現持續虧損,這使其加大在中國市場投入的行動會受到掣肘,而中國平板電視市場依然將保持30%—40%的增長,特別是農村市場因為家電下鄉全國推廣的開啟,這對扎根中國市場的中國平板來說顯然是好消息。
此外,中國平板的產品創新和研發能力還將繼續提高,消息人士告訴記者,TCL、康佳等企業將在2009年春節推出更具有競爭力的新品,比如說TCL的“窄邊電視”等,這些新品將開始對被外資巨頭把握的高端市場形成沖擊,也可以保證中國平板的利潤率的提高。
更為重要的是,2009年春季隨著TCL、長虹等上游部件生產線的投產,中國平板的成本將下降10%—15%,這意味著中國平板又將獲得新的降價空間,相信在2009年春季中國平板會發動新一輪的大規模價格攻勢。
過去兩年我們一直被動挨打,現在到了我們持續反攻的時刻,這種反攻的最終目的是在保證利潤率提高的同時,將中國平板市場份額重新提到70%以上,在一二級市場也是如此!盩CL多媒體業務中心總經理韓青很有信心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