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凸顯,在眾多媒體傳播途徑中網絡媒體有著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的優勢,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逐漸認識到了網絡媒體的重要性。大型企業希望通過網絡媒體推廣自己的品牌,中小企業也想通過網絡媒體廣闊的脈絡尋找到更多的商機,家電企業與網絡媒體之間始終保持著某種微妙的關系。但在這種新的網媒局勢下也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隨著網絡媒體的高速發展,企業傳統的媒體經營思路逐漸過時,企業和媒體間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
中小企業難開啟媒體經營的大門
筆者在工作中接觸到了一些家電和小家電中小企業管理層人士,發現在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對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的認知度不夠,甚至很多小企業還不知道什么是網絡,就更不用說應用網絡工具對企業進行包裝造勢;有一部分人對媒體和網絡媒體充滿了不信任感和懷疑的態度,認為媒體找到他們就一定不是什么好的事情;有些企業則是被像百度之類的網站騷擾的皮實了,認為媒體給他們打電話的目的就只是要錢,而沒有什么實際宣傳效果。這些企業都排除掉,就只剩下一小部分企業,他們認可媒體的作用,承認媒體能夠給他們帶去實際的東西,相信媒體的傳播能力可以使其產品銷路擴大。但即使是剩下一小部分企業,也存在這自身實力不強,資金不夠等多方面的自身因素,使得他們最終還是沒有開啟媒體經營的這扇大門。
大企業媒體經營的成與敗
很多家電企業早已認識到了網絡營銷的重要性,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不惜重金在知名網站上投放廣告、發放文章、加強和媒體之間的互動,聯合舉辦一些活動,以提升自己的品牌效應。美的、海爾、聯想、長虹、三星、LG、東芝等國內外眾多家電的知名企業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這些企業也確實擴大了在行業內的曝光度和影響力。企業開始對媒體產生了依賴性,逐漸習慣了運用傳統的的媒體經營思路。但企業沒有跟上網絡媒體的發展速度,沒有全面的了解網絡媒體的廣泛性和傳播力度,于是近些年來出現了各種家電企業運用網絡經營導致負面影響的案例。
正面影響
案例一:長虹在地震期間善用媒體經營提升口碑
身處綿陽的長虹集團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長虹選擇了坦然面對和堅強承受,讓人們看到了國有大型企業應對巨災考驗的勇氣、力量與責任。長虹在災難面前的表現通過各種媒體第一時間正確信息的傳播,使企業和消費者對長虹總部的最新情況有了直接的了解和真實的認識。各媒體也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報道,長虹集團經理汶川地震雖然生產方面有所損失,但其出色的媒體經營提升企業的口碑,也得到了大眾的認可,積累了更多的消費群體。
負面影響
案例一:華帝——奧運光環難掩經營業績困境
華帝借助奧運宣傳品牌、實施專賣店計劃、調整事業部運營方式等措施所需的費用較大,業績下滑。更可怕的是華帝燃氣灶具在一年內發生6次爆炸事件,深陷“爆炸門”。華帝應和奧運在為公司做宣傳的時候善用了媒體的影響效應,但當其自身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的時候卻沒有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沒有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復,給媒體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樣的媒體經營思路未免會讓人厭惡,其企業自身也達不到好的宣傳效果。
案例二:媒體成為美的格蘭仕對罵平臺!
格蘭仕與美的,一個是微波爐行業的龍頭,一個是白電領域的大佬。這兩個崛起于中國順德的家電王牌,多年來一直演繹著驚心動魄的豪門爭霸戰。從1999年開始至今,這兩大家電龍頭已經大大小小數十仗,其最善用的手段就是利用媒體的平臺打口水戰。“格美”雙方的互罵,雖然也達到了一定的炒作效果,但期間新聞真真假假,無論是媒體還是消費者都難分其中的真偽!這樣的后果使得雙方的利益都受到了損害,得不償失。
企業創新媒體經營思路勢在必行
2008年家電行業從前幾年的高速增長轉變為低速增長,部分家電產品甚至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行業將面臨巨大的考驗。企業傳統的媒體經營思路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略顯過時,家電企業缺乏對媒體的透明度,其信息虛實摻雜,不能調節企業、媒體、消費者之間的矛盾。在一個資訊發達的現代商業社會中,沒有什么東西比壞消息的傳播與擴展更加迅速了,任何信息都有可能被媒體和消費者抓住并放大成為危機事件的源頭。企業要避免成為媒體負面報道的主角,就必須深刻了解媒體輿論傳播的特性,了解危機時間發生后媒體、輿論的突破口何在。加強與媒體和公眾間的信息交流、主動溝通是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筆者撰寫此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批評與指責某些家電企業在媒體經營上的不當行為,而是希望家電企業能盡快夠適應新的媒體格局,在品牌形象方面利用新的思維、新的做法,以減少和媒體之間因缺少溝通而產生的誤解,保證企業健康、良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