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博博會在北京盛大開幕,成為各界矚目焦點。展覽會上,由一臺集裝車廂打造的“移動博物館”格式引人注目。在這“移動博物館”內大家可以有幸看到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典藏珍品,而且還是已獨特的三維立體效果呈現,展示珍品如臨其境,栩栩如生。
據了解,立體顯示器引入博物館文物展示行業,是起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今年8月份,北京故宮博物院引入國內知名自由立體顯示器制造商創圖視維出品的CelVision系列高端52寸立體顯示器,用于展示故宮珍貴瓷器展示,以全新的3D展示模式再現中國古代陶瓷冶煉全過程,成為觀光游客矚目焦點。
北京景山南街,車流如織。那紅色的高墻將神秘的宮殿隔離于世人之外。落日的余暉掛在重重宮闕的琉璃瓦之上,讓人百看不厭,流連忘返。就是這神秘的故宮,也是中華文化厚重的文明積淀。
故宮博物院作為博物館行業的領軍者,一直在展示模式和新技術引用上處于行業前列,故宮的每一次展示技術革新,都會引領一次博物館乃至科技行業的應用風潮。前段時間“虛擬紫禁城”讓故宮博物院一時風光無二,成為各大媒體競相報道的頭條。首次以虛擬技術的方式揭開了紫禁城虛掩的大門,向我們展示了那近千年迷離的古城,以及虛擬現實科技的魅力。
而立體顯示器也是故宮博物院今年采用高新科技的又一力作。如何保護文物又能進行真實的展示是困擾而今博物館行業的難題,而故宮博物院開創性的將古代文物珍品以3D動態形式展示,全然再現珍品原貌,同時添加互動和主題介紹,使得人們不必拘泥于靜物的展示,在3D模式領略珍品同時,更體會文化的演變與歷史的沿革,不僅使人體驗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更能夠令人穿越時空,開啟一場與古人心境交流之旅。
在故宮博物院引入立體顯示器后,立體顯示技術也得到博物館和虛擬現實行業的廣泛關注。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發展成一門涉及多個學科,如:計算機圖形學、精密傳感器機構、人機接口以及實時圖像處理、及其顯示器終端等各領域的綜合性學科。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領域和交叉領域非常廣泛,在未來實際應用領域,幾乎到了無孔不如,無所不包的地步,
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不僅能造出虛擬場景,而且可以創造出不同的人物、時間、可以在虛擬的時間和空間里,虛擬出不同的事件,使這事件不斷地接近我們現實的生活。虛擬現實最終的顯示要通過顯示器來實現,而現在,我們通過平面顯示器來看虛擬顯示,并不能使虛擬顯示淋漓盡致的表達在我們面前。因而,立體顯示器成為虛擬顯示的表達一個最重要的終端。
據悉,也正是得益于立體顯示器出色的展示效果,本屆“博博會”上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出品人李翰瑩女士專程找到故宮博物院立體顯示器的供應商——創圖視維(CelVision),邀其攜手一同打造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典藏,讓國人可以有幸領域海峽對岸本源自我們的珍品的風貌。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先后青睞后,多家博物館開始關注創圖視維的立體顯示設備,有興趣將其引入博物館展示行業,我們期待,立體顯示器開始興起博物館展示應用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