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挑戰LCD?
PDP是近年來市場接受程度比較好的拼接系統,相對CRT與DLP背投拼接來說,體積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PDP顯示單元是利用氣體放電,自身發光的等離子管來對應一個像素而構成圖像的,雖然圖像色彩、亮度、對比度無疑是各種拼接單元材料中最上乘的,但是它單機功率高,發熱量大,由于等離子管的物理特性,畫面的分辨率難以提高而導致圖像清晰度不夠等等。PDP等離子作為家用于顯示動態圖像時,由于在使用初期有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域、寬視角等特點而受到不少用戶的好評,但應用于安全防范領域或需要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或者圖文時,例如用來做監視器或者拼接成電視幕墻,則存在嚴重的缺陷:顯示靜態圖像容易產生殘影甚至燒屏,即出現所謂的等離子烙印,亮度衰減較快,一旦出現烙印或亮度下降后不可恢復;可靠性較低,耗電相較其他技術偏高。目前,等離子拼接顯示單元品種較為單一,只有專門用于拼接的42"屏上市,(其邊框間隔約5mm),但價格比較昂貴。在現今技術水平下,PDP無法克服的缺點嚴重阻礙了其在商用大屏幕顯示市場的應用。
與LCD進行比較,PDP目前在畫面尺寸、分辨率、視角、亮度以及對比度等畫質相關因素、耗電量、壽命等方面,均顯示出較大的弱勢。為了增強PDP 的競爭力,有日本專家提出降低PDP成本,具體辦法一是革新制造技術,比如用厚薄膜替代現行薄膜以及用印刷工序替代光學工序;二是革新部件材料技術,比如制造復合EMI濾波器等,以及降低驅動器電壓。但由于PDP在得到優化之前就開始了投產,所以改變制造工序變得非常困難。因此,盡管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過上述的技術革新方案,但實際上還沒有導入。這樣看來,如果是仍然沿用現行技術的話,PDP恐怕難以在成本上超越LCD。另外,在LCD生產方面,韓國、日本及我國臺灣的眾多大規模廠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而PDP則局限于松下電器產業等少數廠商,可以說難以獲得部材等方面的規模效應。因此,PDP想要憑借成本競爭力取勝的話,目前還非常不容易。
因此可以說PDP拼接大屏是目前最不適合應用于安防領域的終端顯示產品。